舞台上,兩位粵劇演員的演出唯妙唯肖,台下觀眾看得如癡如醉,人群中不乏視障或聽障觀眾。欣賞表演藝術從來不是健全人士的專利,劇場視形傳譯員與口述影像員就如「明燈」,在日前的共融茶館劇場體驗中,三位劇場視形傳譯員為聽障觀眾點亮了一盞明燈,為他們照亮觀看通往表演藝術世界的道路。
文:朱慧恩 圖︰林俊源
3名劇場視形傳譯Andy、Suzanne與Michael身穿一身深色衣服,與台上穿着鮮艷服飾的演員形成鮮明對比,向聽障觀眾以肢體演繹折子戲。台上的演員唸唸有詞,劇場視形傳譯則「指手畫腳」,配以稍稍誇張的動作,以手語為聽障人士傳達劇目的內容。
Suzanne介紹,劇場視形傳譯的工作是把戲曲中的對白,以手語演繹,讓聽障人士亦能即時明白戲曲中內容。她續指,要成功「演繹」一齣戲,必須先理解當中內容,「反芻」後再把內容以手語表達。「手語一般較有現代感,有別充滿古典味的戲曲」,因此,原本充滿現代感的手語,在Suzanne的演繹下變得古典味十足。
聽障人士也能當傳譯員
Suzanne與Andy早已是老搭檔,台上默契十足,今次則加入一位聽障人士Michael。進行傳譯時,Michael背向舞台,化身劇中主角與Suzanne對戲。不過,由於是聽障人士,他聽不到台上演員唱到哪一句,事前與Suzanne作充分準備就十分重要。「我們會一起看片,模仿演員動作;彼此又會設定一些眼神或手勢提示,提示Michael『開始啦』。」兩人甚至往往為4句歌詞練上3個鐘。
「我以往都有接觸過粵劇,但如何把我所學過的知識融入今次演出,就要經過反覆摸索。」Michael說。他以前曾在澳洲的劇團當演員,對藝術的熱愛開拓了他對藝術圈子無垠的探索,故他亦想把戲曲精彩之處與聽障人士分享。
除了聽障人士外,計劃還特意安排視障人士在演出前參加「觸感導賞團」,親手觸摸表演所用的戲服與道具。甘女士是其中一位參與者,幾歲便失明的她,直言對戲服是何樣無概念,今次能在欣賞演出前摸一摸戲服,使她看戲時更加投入。「水袖就聽得多,摸下先知原來那麼長。」
「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2023-24」日前結束,當中「共融茶館劇場體驗及觸感導賞團」吸引逾150名殘障人士,包括聽障及殘障人士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