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島綫今年5月底發生列車「飛站」事故。(資料圖片/鍾式明攝)
港鐵南港島綫5月底發生「飛站」事故,一列往金鐘列車在海洋公園站停定後,未有開門上落客便離開,最終需倒後駛回月台。涉事班次的上一班列車,則在駛入海洋公園站前出現「運行不暢順」的情況,導致要改用人手操控模式慢速駛入月台。港鐵調查後發現,附近路段的無線網絡信號短暫接收不良,事後已更換涉事無線網絡設備,「飛站」則涉及駕駛模式轉換時的系統設計。
連續兩班列車出現事故
港鐵向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交代事件,指5月23日約下午1時10分有一列往金鐘方向的列車,在海洋公園站附近出現「運行不暢順」的情況,列車需要短暫停下,其後獲授權改以人手操控模式,慢速駛入月台並安排車上乘客落車,轉乘下一班列車。
下一班列車約下午1時25分駛至同一路段時,同樣遇上「運行不暢順」的情況,列車改用人手操控及在月台預設停車點停定後,回復為全自動列車控制模式。不過,列車未有上落客便開始慢速向前行駛,職員見狀安排列車慢速倒車駛回月台上落客。
約300人受影響 行程最長延誤19分鐘
事件中約300名乘客受影響,行程延誤最多約19分鐘。港鐵調查後發現,兩列列車駛至海洋公園站附近路段時,無線網絡信號短暫接收不良,列車未能順暢地與軌旁信號系統連繫。
調查又發現,列車從人手操控模式轉回全自動列車控制模式後,由於列車停在月台的時間較時間表預設的開出時間遲,系統在確認車門和月台閘門關閉後,便指示列車慢速離開月台。
機電署:不涉行車安全
港鐵表示,已落實改善措施,包括需確認完成上落客程序後,才由人手操控轉回全自動列車控制模式,並更換涉事的無線網絡設備,以及在南港港島綫沿綫進行信號接收測試。機電工程署調查及分析事件後,認為事故不涉及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