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宣布今年將舉辦逾150項盛事,有經濟學者認為盛事名單帶些「水份」,關注政府未來是否可定期舉辦活動,或加大活動規模等。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在電台節目說,部分盛事項目,例如一些時裝展屬國際級數。而本地一些傳統活動,例如大坑舞火龍同樣吸引外國旅客。他指為舉辦盛事定下KPI(關鍵績效指標)是重要,以量度盛事可吸引多少海外旅客、逗留多久,但不應只看活動數目。
倡港府減程序吸引盛事落戶
李兆波提到,香港過往有「盛事基金」,但審計署調查曾反映效用成疑,尤其個別活動比較「牽強」,沒有成為定期活動,對本港經濟幫助有限。此外,政府以前較少主動出擊,爭取大型盛事落戶香港,反觀新加坡政府有全套政策,建議港府減省一些官僚程序,在安全和效率之間取平衡。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在同一節目表示,新冠疫情過後,世界各地都推動旅遊,競爭激烈,每個城市都重新包裝形象,香港也要重塑盛事之都的形象。他提及需照顧不同旅客的需要,現時多數旅客是「食、買、玩」,本港要加入新活動,加上一些傳統節慶活動,鞏固旅客數目。他認為單看上半年的盛事活動多元化,不少與旅遊業界相關,有些則是重要會議,可以帶來商務客,他認為多舉辦盛事有助旅遊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