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源自斐濟等南太平洋島國的「咔哇酒」因不含酒精但飲後有「幸福感」,近年深受年輕人追捧,佛山南海有商家仿製並命名為「咔哇潮飲」(圖),迅即成「網紅飲品」,惟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驗出含有受管制精神科藥物「γ-羥基丁酸」,警方更將其界定為「新型毒品」,要求全面禁售,惟代理商更換包裝及名字後繼續在網上售賣。
內地傳媒報道,咔哇潮飲主要在內地酒吧及夜店等出售,有指「人喝了可以連續嗨3個晚上,據說之前吸K粉(毒品氯胺酮)的人很多都嗨這種東西,效果和K粉一樣」,涉事生產商則曾發聲明,指他們添加的是內地批准使用的「γ-氨基丁酸」,且佛山食藥監局及自行委託瑞士專業機構檢驗的報告顯示,不含任何禁藥成分。
夜店網店禁售
佛山食藥監局解釋,早前的報告並無檢測γ-羥基丁酸,浙江餘姚等地警方發現飲品有問題後,該局重新檢測,才發現確含γ-羥基丁酸。各省市警方已禁止夜店、卡啦OK店等售賣涉事飲品,淘寶網及百度貼吧相關產品及討論區已下架或被封,但多名代理商仍在網上販賣「啪啪潮飲」及「咔哇氿」等更名換包裝後的涉事飲品,惟須當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