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崇文(左一)相信立法不止保障內地人。(徐炯晞攝)
本港存在不少歧視問題,平機會調查發現約半數人認為本港普遍存在居民身份、種族、年齡等歧視。12.7%人稱受訪前12個月曾經歷歧視。平機會已建議當局考慮在《種族歧視條例》加入保障內地人或新移民等,冀當局立法前進一步諮詢,重申立法保障非單向,相信不止保障內地人。
平機會公布《平等機會意識公眾意見調查2021》結果,在2至4月電話訪問逾1,500名15歲或以上人士,55.2%人認為居民身份歧視普遍,不過曾有受歧視經歷的受訪者中,僅6.9%人稱曾有居民身份歧視經歷。平機會行政總監朱崇文解釋,受訪市民只屬小部分,未必接觸到受歧視人士,因此未必有切身經歷,但因傳媒報道、社會針對內地人行為等事件,引起受訪者關注。
該會指,因應目前未有相關保障,建議政府考慮在《種族歧視條例》加入居民身份受歧視保障,早前已向當局提交研究結果,以處理針對內地居民及新移民受歧視、騷擾及中傷等情況。朱崇文指,建議填補法例漏洞,但強調保障非單向,舉例有港人在尖沙咀踢內地人喼、港人到高檔商戶遭拒等,相信立法不止保障內地人;又謂留意到「近排立法真係好快咁,同以前唔同,3年、5年都立唔到條法,而家好快通過」,認同愈快做愈好,但平機會方立場是冀當局可先諮詢。
被訪者認為本港普遍存在種族、年齡歧視則分別有51.5%及49.9%,其中年齡歧視較2012年調查增加近9個百分點。有經歷歧視的受訪者中,逾五成四受年齡歧視,是各類歧視中最高,不過調查未發現各年齡層受歧視有否明顯分別;超過五成歧視經歷發生在工作上。被問到是否與社會事件有關,朱崇文指,問卷設計無相關問題,因此無法反映有關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