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麥嘉軒提醒市民在課稅年度結束前開設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及供款,以節省稅款。 (資料圖片)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今日(26 日)發表網誌,指強積金今年1月份錄得6.1%的正回報,總資產值升至超過11,200億元,平均每名計劃成員的強積金資產約為239,000元。
而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的「僱員自選安排」,容許僱員每年一次自行選擇將現職的供款帳戶內僱員強制性供款的強積金,一筆過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實施至今滿10 年。她指,約 7 成的強積金資產(約7,700億元) 是可以根據計劃成員的個人意願,自行選擇強積金計劃。而自「僱員自選安排」由2012年11月推出至今年1月,轉移的強積金累計達420億元,平均每年有約8.4萬宗轉移個案。截至上月,在供款帳戶內可供僱員轉移的強積金約有2,200億元。
此外,打工仔亦可隨時選擇整合個人帳戶的強積金至心儀的強積金計劃。截至今年1月,在個人帳戶內的強積金總額約有5,500億元。以過去一年計,通過整合個人帳戶方法轉移的強積金資產共有$117 億。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亦可讓打工仔自行決定強積金計劃,可自由選擇強積金計劃開設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及供款,而之後亦可隨時將全數帳戶結餘轉移至其他強積金計劃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截至上月,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有6.5萬個,由2019年4月開始累計總供款金額約有77億元。劉麥嘉軒提醒,在2022-2023課稅年度結束前,把握機會盡快開設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及供款,既可增加自己退休儲備,亦可以節省稅款,更可靈活選擇強積金計劃,一舉三得。
她又指,整個強積金轉移程序一般需時約兩至三個星期,當中涉及相關受託人的行政程序,及由原受託人贖回基金至新受託人按照計劃「個人帳戶」是用以滾存計劃成員過去工作所累積的強積金,及/或在行使僱員自選安排後,滾存從現職供款帳戶轉移的強積金。
她稱,成員指示購入基金期間出現的投資空窗期。當積金易平台將來啟用後,轉移強積金的行政程序將會自動化,而整個程序可望縮短至一至兩個星期,計劃成員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網上或手機應用程式進行轉移,管理強積金將會更為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