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9-13 05:15:00

意大利民粹政黨如何變歐盟救星

分享:

意大利政局最近數周峰迴路轉。原本由民粹五星運動和極右北方聯盟組成的聯合政府,因北方聯盟的脫離面臨瓦解,並非黨員但與五星運動關係密切的總理孔特向總統馬塔雷拉呈辭,意大利似乎又會引發黑天鵝事件。但五星運動旋即與在野的左派民主黨展開談判且過程順利,孔特已獲馬塔雷拉責成嘗試組成新的聯合政府,市場鬆了一口氣。到底今次意大利政界又搞邊科?又為何數年前曾被視為可能危害歐盟的民粹五星運動,現在變成了歐盟救星?

北方聯盟黨魁薩爾維尼

北方聯盟黨魁薩爾維尼

觸發今次震盪的,是北方聯盟黨魁薩爾維尼。他在聯合政府中擔任副總理兼內政部長,經常發表排斥移民和攻擊歐盟的言論,甚至多次無視國際組織和歐盟反對拒絕接收難民船,因此民望不斷爬升。到觸發今次事件前夕,北方聯盟在民調中的支持度達到38%,遠高於五星運動的18%,令薩爾維尼認為如果提早大選自己將可勝出並出任總理,故此決定退出政府希望觸發政府倒台和提早大選。


再提供多一點背景。上段提及的民調結果,與上次大選 (2018年3月) 結果相反,當時五星運動的得票率有32%,北方聯盟只有17%,所以兩黨組成聯合政府時,五星運動是大,北方聯盟是細,但由於薩爾維尼堅持自己做不了總理,五星運動黨魁迪馬約也不能做總理,於是由無黨籍的學者孔特出任總理,不過孔特與五星運動關係密切,當初政府運作上五星運動的發言力較強。可是隨著薩爾維尼民望爬升,五星運動下跌,勢頭逆轉,雙方的鬥爭亦更明顯。到了薩爾維尼宣布拉倒政府,孔特亦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在發表辭職演講時狠批薩爾維尼想做總理之心路人皆見,儘管薩爾維尼當時就在孔特身旁。

adblk6


薩爾維尼的盤算正如孔特所講路人皆見,他的敵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薩爾維尼本來不止想拉倒政府,更想發動對孔特的不信任動議,確保提早大選一定發生,但五星運動隨即聯絡民主黨,雙方合作拉布阻止不信任動議的表決。薩爾維尼見狀心知不妙,如果五星運動和民主黨合作對付他,他的如意算盤就未必打得響了,於是叫停不信任動議,但他的野心已經暴露無遺,五星運動迪馬約表明就算薩爾維尼調轉頭求他當無事發生,繼續聯合政府,也不會理他,是他說要拆伙在先的。


到筆者交稿時,五星運動和民主黨仍未完成談判,但外界相信成事機會頗大,畢竟兩黨已經同意薩爾維尼為更大敵人,必須阻止他得逞。理論上無黨籍的孔特亦再次拾到總理寶座,因五星運動和民主黨都不會同意對方黨員出任總理。雙方剩下的分歧多屬細節,最大的難關只有五星運動有黨規,重大決定必須交全部黨員網上表決,未知談判成果會否得到五星黨員支持,不過過往經驗是黨員多數也會聽從領導層說明支持其決定。

 

何解市場和歐盟反應正面
講完今次事件來龍去脈,接下來作其他分析。五星運動是擺明車馬的民粹政黨,政綱包括全民派錢,以往更提出意大利應公投是否退出歐元,向來被金融市場和歐盟當成災難,為何今次五星繼續執政,市場和歐盟卻反應正面呢?

adblk7


主要原因,是市場和歐盟同樣已改為視北方聯盟為更大災難,特別是薩爾維尼不只是口講,實際政策和指令也是不斷違反歐盟要求,令外界擔憂如果真的提早大選,薩爾維尼勝出並出任總理,他會在歐盟興風作浪增加不穩。雖然新政府之下五星運動繼續有份執政,但民主黨是歐盟大好友,經濟和財政政綱亦較穩健,換了這個夥伴,外界較為放心。


另一方面,五星運動亦跟北方聯盟相反,加入政府後各種激進,特別是反歐盟聲量都降溫,例如已經不再提公投脫歐。這是典型的「執政溫和化」例子,即一個政黨在野時就乜都講得出,總之政府有事就鬧,但執政後面對現實就要調節聲音,而且無法再將問題賴在他人上。至於為何北方聯盟沒有「執政溫和化」,可能是薩爾維尼最終目標始終是自己做總理,不介意跟五星運動的聯盟瓦解,從來沒理過執政的包袱,總之甚麼可以提高民望都會做,所以沒有溫和化。

adblk8


而一個有執政溫和化另一個沒有,影響就是溫和化那個流失激進支持者,而沒有溫和化那個繼續得益,於是五星運動支持率下跌而北方聯盟上升。除非五星運動在新政府下能交出確實成績,如經濟和就業復甦,令民怨降溫,否則在野的北方聯盟有可能繼續坐大,到今屆國會任期完後勝出新的大選組成下屆政府。所以北方聯盟退出政府,市場的鬆一口氣只是暫時的,長遠來說北方聯盟仍有機會回朝。到時北方聯盟會否執政溫和化則天曉得了。 

文:假才子(傳媒工作者、比較政治碩士、假大空冒牌才子一名)
 

adblk9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