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奕釗攝)
特首林鄭月娥將在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公布「港人首次置業上車盤」詳情。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圖)相信,售價可能是市價一半,甚至更低,故轉售限制亦要較嚴格;至於興建用地方面,若不觸及預留予公屋或居屋的用地,或會透過新思維或方式推行,包括採取公私營合作方案。
黃遠輝表示,由於首置盤屬於政府推出另一形式的資助房屋,而且定價大約是市價的一半,比居屋七折更便宜,故必須有較嚴格的轉售制度;他說,不可以兩種資助房屋,有不同定價而轉售限制卻一樣,這無形中使其中一種資助房屋,可能受到很大衝擊;他估計日後單位可能只能回售予政府。他又認為日後再出售時,戶主不可以完全享受樓市升值,可能是按照原來的價格,以原價方式出售,是最簡單及容易執行的安排。
特首已表明興建首置盤,不會觸及原本預留給公屋或居屋的用地;黃遠輝表示,很大機會是透過新思維或其他方式推行,其中亦會考慮透過公私營合作方案,過往亦有成功例子,透過公私營合作在同一屋苑內,部分是資助房屋,部分是私樓,並利用設計、布局以至樓宇內部裝修方面將兩者清楚區分。至於首置盤是否只可賣給年輕家庭,以及入息會否設下限等,黃遠輝認為不能夠劃太多界線,否則花很多時間審查。
陳帆:供年輕人首置 有必然條款
另外,正在北京訪問的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說,「首置盤」計劃會有所規範,因為針對年輕人購置首個居所的需要,當中涉及優惠安排,必然有條款作出限制。對於居屋居民能否受惠,陳帆表示,任何政府措施都有目標對象,居屋居民已利用了政府制度採購自己居所;從名義上理解,新計劃針對港人首次置業需求,居屋居民已擁有物業。
至於首置盤的收入資格,會否比居屋更為嚴謹,陳帆指根據特首林鄭月娥的競選政綱,提出的階梯是由居屋到綠置居、由居屋至「港人首置」,才到私人市場,每個計劃都有其獨特性。
民間組織:土地應發展可負擔房屋
對於首置盤售價或會是市價的一半。「民間土地資源專家組」成員兼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表示,即使是現時市價的一半,一般市民也未必能負擔,希望政府明白並非多一層置業階梯就能解決住屋問題。他又稱,政府開發土地時,有責任將相關土地發展成可負擔的房屋,年輕人並非希望「樓換樓」,而是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