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動化」大勢所趨,不過配套不足一直為人詬病,亦窒礙發展;政府昨公布首分《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圓圖),針對充電配套,將研究未來新建私人樓宇停車位必須配備充電基建,料2025年私人充電車位最少有15萬個,公共充電車位5,000個。環境局長黃錦星強調,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有先後次序,車位「充電化」是優先工作。
充電配套是電動車普及化不可或缺一環,目前政府有鼓勵新建樓宇以設置充電位換取更多樓面面積,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表示,有八至九成發展商接受方案,2011年實施至今,批出6.8萬個充電車位,當局將著手研究進一步提升至所有新建樓宇。環保署副署長馮浩然透露政府充電車位2025年亦計劃開始收費,相信可成參考指標。
除推動充電車位外,政府也構思推動現有加油站或加汽站轉營充電站,但承認需要一段長時間才全面轉營,料5至10年後才開始見到有油站轉營。
政府財政預算案已提及針對電動車稅項及新登記安排,路線圖進一步指出,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車安排包括混能車,已達致最終目標2050汽車零排放,配合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就有車廠以氫能車作為另一「環保汽車」選項,當局將成立專責小組及與業界溝通,以掌握減碳技術發展,適時調整政策。
商用車方面,政府多年前已試行過單層電動巴士,馮浩然指,政府曾試驗過36輛單層巴士,承認續航力等技術有改善空間,但市場上新推出的單層電動巴士表現已大致滿足日用需要,未來巴士公司會採用更多,不過單層巴士僅佔全港巴士5%,電動雙層巴士「出爐」方能滿足需求,惟全球對研發電動雙層巴士不多,加上香港多山路,相關巴士更要克服此特殊環境,當局去年「新能源運輸基金」已資助兩家巴士公司試用,已有一些進展,料明年可在港正式試行。之後會再推廣至的士、貨車、其他車輛(包括電動電單車)。當局亦會加強維修服務培訓人才及回收電池等安排,將每5年檢討政策。
健康空氣行動批評,路線圖未交代取締燃油商用車輛,僅羅列過去項目及繼續資助研究,指出商用車輛是路邊主要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源頭,佔全港所有車輛排放量逾九成,促更積極推動商用車換車,以及明確取締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