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客可申請豁免。(資料圖片)
政府宣布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包括在未復課下容許跨境學童入境不用隔離,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對此感驚奇,並指即使放寬防疫措施,第一步應考慮影響市民日常生活的措施,其後才是入境相關措施,更擔心或成新加坡翻版。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亦批評政府決定「無原則、無數字、無細節」,形同引狼入室。但商會則歡迎安排。
曾祈殷表示,若5月7日限聚令措施屆滿仍無新增本地感染個案,即逾兩周未有本地傳播,認為本港安全系數高,而境外人士則屬相對高風險,放寬措施不應聚焦入境限制。他續指,跨境學生出入境次數相對高,萬一有人帶病入境,個案難以追蹤,且現時未復課,不理解政府決定;又認為,即使放寬入境,當局應要求入境人士接受病毒測試,呈陰性方可來港,在港期間亦須定期檢測病毒,確保未有染疫。
郭家麒批評,關口風險最大,所有措施唯一目的應是防止潛在帶菌者入境,政府高調宣布延長強制檢疫令,卻未放寬限聚令,質疑受政治壓力。他續指本港學校目前仍未復課,質疑豁免跨境學童是「買鯇魚尾搭咀」,以免看來僅豁免商界「肉酸」。
不過,中華廠商聯合會歡迎政府放寬相關檢疫令措施,會長吳宏斌指,大部分跨境港商自農曆新年後未返回內地公司,除營運不便,更可能財務資金周轉困難,是次放寬解除一半跨境障礙,冀政府主動與內地當局協調,進一步放寬相關隔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