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撥款為創科企業持續發展。(陳奕釗攝)
為實現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再工業化」,政府今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包括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消息人士指,本港有潛力把科研成果商品化,計劃每支團隊最多可獲資助1億元,目標明年開始接受申請,希望首期3年內把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第二期在隨後2年把科研成果商品化。施政報告又提出,透過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為企業提供土地和空間等,冀未來5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創科企業,包括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合作吸引的20間龍頭創科企業。
消息人士續指,龍頭企業條件包括是否在其科技領域領先、有影響力及市佔率等。當局會設立首長級D4「工業專員」制定再工業化政策,希望5年間令目前約30條智能生產線增加至逾130條。
為吸引創科人才,當局明年1月起放寬「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助私人公司引進人才;明年4月起在「研究人才庫」計劃下,向研發公司或機構聘用研究人才資料及向持博士學位的研發人才發生活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