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地產協會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公眾諮詢,分別以短、中、長期措施作出建議,並於昨日發布報告摘要。協會建議將公營房屋的地積比一律增加3倍,及提出於舊啟德北面設「浮動城市」兩年助1萬基層「搬屋」,快速舒緩居住劏房的基層住屋需要。協會主席胡偉民認為短期措施並非要「搵地」,而是「搵屋」幫助市民安居。
協會初步研究建議,於舊啟德機場跑道北面內港興建「浮動城市」:購買舊郵輪或於內地構建400呎長的躉船,每艘設置400個有獨立廚廁水電供應的優良貨櫃組合屋,估算每艘提供住宿予1,600至2,000人,建議項目需5艘躉船。每艘躉船造價約1億元,而改裝貨櫃箱為優良組合屋費用約4千萬元,保守估計兩者分別可用50年及10年。胡偉民補充,於內地構建躉船造價較低,也較快完成只需大概1年半。
協會副會長宋樹鴻希望可供劏房戶住3至5年,在輪候到公屋前改善居住環境及減輕租金壓力,並強調措施只為過渡安排,而在解決土地房屋供應問題後,「浮動城市」仍可改作其他用途,例如青年旅舍、旅遊景點或將部分設施遷至浮動城市亦可,甚至不需要時也只需將蠆船駛離就可還原舊啟德原址。
協會針對公私合營方案,建議成立第三方的法定機構「土地供應委員會」,制訂公平、公正及公開的合作條款,以釋公眾對「官商勾結」的疑慮。宋樹鴻建議公私營房屋比例為50:50,但由農地持有人全資負責建設成本,至於基建配套則需再作考慮。另外,協會亦贊成填海造地增加供應,以及港大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建議的「土地債券」方案,但認為包括粉嶺高爾夫球場在內的66幅私人遊樂場地,要獨立分析個案而非一刀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