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期推動盛事經濟,本港今年預料會有最少310場會議或展覽舉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丘應樺稱,有信心會展業今年可回復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又指部分疫情期間移師外地舉行的活動,今年將重返香港,兼稱2019年商務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約7,200元,較整體過夜旅客高兩成多。當局指,大型展覽陸續回歸反映本港具有一定優勢,但未有就會議和展覽的參觀人次訂立績效指標。
現時本港主要的會議和展覽場地,包括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和赤鱲角亞洲國際博覽館,兩者今年將舉行最少150場會議和160場展覽。政府去年7月推出14億元定期展覽獎勵計劃,目標是3年內向逾200場展覽提供獎勵,丘應樺稱單是去年下半年已舉辦61場展覽,按比例計算已超出原有目標,期望會展業今年回復甚至超越疫前水平。他又稱,截至上月已批出54份申請,涉及2.65億元獎勵金額,有關活動共吸引約8萬名參展商和逾120萬參觀人次。
多個展覽重返香港
有會議或展覽於疫情期間因防疫措施卻步,移師至其他地區。丘應樺指,部分今年將重返香港,包括去年在杜拜舉行的亞太區皮革展及時尚物料展和「時尚匯集」,以及由新加坡重返的Vinexpo Asia酒展等。他又指,稍後在港舉行的韓國潮流文化活動KCON、美國流行文化和時尚展覽ComplexCon等,首次到亞洲便選址香港,反映會展業具優勢。
丘應樺強調,大型國際會議和展覽在港舉行時,其帶來的高消費商務旅客,亦可帶動本港住宿、餐飲等行業。他引述旅發局統計指,2019年有169萬名過夜的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旅客,人均消費約7,200元,比整體過夜旅客高23%。商經局副秘書長黃宗殷補充,當局未有就會議展覽參觀人次訂立績效指標。貿發局主席林建岳承認,目前環球經濟環境下旅客消費程度不及以往,認為最重要是透過大型展覽或活動延長旅客逗留日數,從而令消費相應增加。
場地缺乏 議員建議善用郵輪碼頭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擴展會展和博覽館,但灣仔北3座政府大樓用地重建工程最快要2034年才完成,博覽館擴建用地則仍由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佔用。丘應樺表示,當局會與會展和博覽館協調,按需求調節展覽場地應用,但他被問到能否加快擴建時僅重複政府上月說法,包括灣仔項目涉及拆卸和深度挖掘等大型工程,因此最快要2034年,以及政府正檢視感染控制中心運作需要。
立法會議員李梓敬認為,當局面對會展業最大困難是缺乏場地的現實,強烈要求當局探討把「大部分時間都是荒廢」的啟德郵輪碼頭候船大廳,作為中小型展覽的場地,同時促請政府推出「盛事日曆」,使會展業、旅遊業及訪港旅客知道全年盛事日期,以便及早規劃旅程。另一議員陳祖恒就希望政府繼續努力,透過加強國際宣傳、改善周邊配套等,吸引更多國際展覽和會議落戶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