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目標在2025年建立都市型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UAM)系統,推動空中的士等「未來型」運輸工具商用化。政府周四在金浦機場舉行綜合驗證活動,檢視現行的航空安全系統與UAM飛行器之間的通訊狀況。
電動垂直升降型飛機登場
為打造UAM系統,利用更環保的電動垂直升降型飛機(eVTOL)提供載客或貨運服務,藉以紓緩交通擠塞問題,南韓政府在2020年6月發表韓式都市空中交通(K-UAM)路線圖。
國土交通部未來無人機交通事務官張永基表示,無論經營者開發出甚麼飛行器,要讓民眾安全乘搭、商用化,都需配合交通管理、航運、基建及相關系統,而南韓是全球第一個開始構築此類系統的國家。
歐美也著手研發空中的士
除了南韓,美國、歐洲等地都著手研發空中的士等「未來型」空中交通工具,預期在2023至25年間將能實現商用化目標。南韓政府目標在2025年開始進入UAM商用化階段,預期至2035年後可開始提供空中的士服務。
張永基說,南韓「是第一個進行系統綜合試驗的國家,今天(周四)也是UAM飛行器首次在實際營運的機場試飛,這是為了實現空中的士服務的第一步」。
為盡早實現UAM商用化,政府2019年啟動韓式UAM—OPPAV(Optionally Piloted Personal Aerial Vehicle)開發計劃,並將在2022年至25年進行UAM交通管理系統技術研發。
國土部也計劃今年起,每年舉辦一次綜合驗證活動,整體檢視UAM交通系統發展現況,包括各種機型研發、試飛、交通管理、基建等。今年共有9種機型分別在周四及本月16日於金浦及仁川機場試飛,其中周四在金浦試驗德國Volocopter研發的空中的士,以及南韓研發的OPPAV縮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