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公布最新財政預算及預測,預計截至2025/2026年有足夠資金,興建約1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強調仍未計及《施政報告》及長遠房屋策略中,10年內興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整體財政影響,又預計房委會第二個5年期的建築開支,將比目前估計增加一倍以上。對於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研究引入漸進式按揭出售資助房屋,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陳家樂表示,需要時間研究是否做得到。
林鄭月娥提出,會參考地產商新世界建議,在資助出售房屋研究引入漸進式按揭,買家只需要承造樓價一半的按揭即能上車,陳家樂指,有關建議需要時間研究,稱若容許買家以一半樓價承造按揭,餘下的一半樓價,若由房委會承擔,的確將影響房委會現金流,但若由私人市場,例如銀行承擔,則對房委會沒有影響,強調這方面有很多因素、變化去考慮。
料未來5年有足夠資金建10萬單位
此外,房委會公布本年度出租公屋為財政帶來4億赤字,主因是期內免收了一個月租金,若下年度不再有寬免,將預計會轉虧為盈,有1.93億盈餘,現金及投資結餘會有約577億,足以應付在未來5年興建1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隨著往後數年公屋供應增加,由2023/24年度起至2025/26年度,公屋收入預測會持續出現赤字,並會由最初近6億,逐年遞增至超過21億;然而若計及商業樓宇及出售資助房屋所帶來的收入,則將可抵銷出租公屋帶來的財政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