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順潮建議政府推動本港發展醫療旅遊。(羅庸軒攝)](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ith_watermark_webp/public/2025-02/yrw8mtewkm45.jpg.webp?itok=IrM2bONL×tamp=1739377156)
林順潮建議政府推動本港發展醫療旅遊。(羅庸軒攝)
醫療旅遊是全球新趨勢,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林順潮表示,本港具備良好醫療水平兼有地理優勢,建議港府牽頭制定發展藍圖以促進醫療旅遊,以及善用既有實力和聲譽結合成新產業,帶動本港多個周邊行業。
訪港者必衍其他相關消費
現時港府着重為居民提供公營醫療服務,林順潮指私營醫療實際上仍有空間接收更多病人,認為以本港的醫療實力水平和聲譽,應發展醫療旅遊進一步推動更多人赴港求醫或接受檢查等,使本港成為大灣區、國內甚至亞洲的醫療中心,連同帶動的周邊經濟效益「肯定對政府財政收入有幫助」。
林順潮參考鄰近地區包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做法,指兩地都有針對醫療旅遊推出相應政策,例如馬來西亞會發出「醫療簽證」供病人在特定時間內多次出入、提供機場貴賓室等待遇,「香港就睇落好似冇。」他指,不論海外人士來港接受身體檢查或手術等,都會有親友陪同來港甚至順道遊覽數日,必然會衍生其他相關消費。
不擔心私營醫療側重遊客市場
面對醫療人手短缺,林順潮提到新加坡在推動醫療旅遊時,與本港面對類似問題,應對方法同樣是建立第三間醫學院和招聘海外醫生。他續稱,推動醫療旅遊後私營醫療市場會變得更蓬勃,但法例已容許吸納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他們要先到公立醫院工作一段時間,因此可填補離開醫管局的人手,不擔心推動醫療旅遊會加劇公營醫療缺人問題。
另一方面,林順潮稱為吸引旅客來港治療,私營醫療業界收費亦應變得透明、公道,希望業界自律,同時指出港人會因而一同受惠。他建議政府應研究本港是否有條件發展醫療旅遊,並可制定5年發展藍圖供參考和持續改良。被問到倘推行醫療旅遊會否使私營醫療側重服務遊客而忽略港人市場,他直言短期內不會出現此等情況,又說有更多病人便可推動本地醫學院增設更多學額、政府引入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