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梯偵測梳齒板上有外物,後台會亮「紅燈」,正常則為「綠燈」(箭咀)。
機電工程署在今年首季接獲11宗涉及外物楔於梳齒板之間空隙的自動梯「炒梯」事故,該署早前研發了「智能自動梯實時監測系統」,於智能梳齒板底部裝上光纖感應器,實時偵測梳齒板上的外物,一旦發現會即時於後台系統顯示,讓後勤工作人員及時處理,以防「炒梯」傷及市民。
該監測系統現已於中半山14號梯、金鐘政府合署、朗豪坊、屯門兆麟政府綜合大樓等8條電梯試行。團隊以高清3D掃描及打印技術改良梳齒板設計,並採用韌性較高的尼龍物料製成智能梳齒板,取代傳統較易斷裂的鋁合金梳齒板,減少電梯與梳齒板之間的空隙,當外物楔於梳齒板空隙時,防止梯級移位產生碰撞,導致金屬片彈出而「炒梯」。
新系統為升降機「探熱」檢查
機電署亦與安鎂樂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實時升降機預測保養系統」,升降機將裝設光纖光柵傳感器及震動傳感器、加速計等電子傳感器;傳感器可實時收集升降機安全部件的動態數據,亦可為升降機「探熱」,透過收集溫度數據判斷安全部件是否正常。相關數據將可用作AI分析,評估升降機情況。機電署透露,系統已於部分政府場地安裝,亦曾偵測到升降機鋼纜有拉力異常情況,並可實時偵測,具預測的保養功能。兩個系統在今年日內瓦發明獎中獲金獎,連同該兩個獎項,機電署今年在發明獎共獲8個獎。

(彭耀雄)
彭耀雄:已促成40項抗疫創科試驗
機電署長彭耀雄昨與傳媒茶敘講解該署的創科研究及政策時更透露,該署透過「機電創科網上平台」去年2月起收集不同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對抗疫的需求及方案建議,有關抗疫的試驗已促成逾40項,包括在衛生署疫苗接種中心內設置疫苗冷藏系統及機電設備,安裝遙距監察系統,供署方實時監控,以確保疫苗存放在合適溫度,能妥善保存。包括抗疫的試驗,平台至今已收集逾750個創科方案,促成逾130項實地試驗。
政府現有的「政府物聯通」採用遠程技術,可達5至10公里遠程傳輸,未來料可用於智慧廁所、監測樹木倒塌等工作,亦可為偏遠地區遠足人士提供定位追蹤,並協助搜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