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舊樓石屎剝落接連發生,部分更傷及途人,潛伏在鬧市中的「計時炸彈」引來全城高度關注。立法會議員梁熙及其團隊與香港驗樓師學會合作,展開「掃雷行動」,在過去兩周檢驗港島東約50棟高風險舊樓,結果顯示,當中有25棟存在即時危險,三大常見問題包括批盪或飾面磚剝落、樓宇結構構建(主力牆)出現裂縫,以及出現水漬和銹漬。梁熙表示,當局現時支援樓宇維修的流程不理想,不少個案需時3至4年才能完成整個申請程序,令大廈失修問題惡化;建議政府改善「樓宇更新大行動」流程,壓縮申請時間,並在樓宇申請計劃時隨即「驗樓」,讓認可人士做初步評估,先解決大廈即時危險問題。
掃雷行動團隊日前於港島東揀出50棟樓齡40年、三無大廈或曾經收到驗樓令的舊樓,以熱成像儀等工具「快測」大廈最低3層的外牆情況。香港驗樓師學會會長余力生指出,結果發現25棟有即時危險的舊樓中,綜合有8種問題,包括混凝土剝落、水漬或銹漬、生銹鋼筋外露、混凝土表面隆起、批蕩或飾面磚剝落、主力牆出現裂縫、牆的表面隆起,內裏中空,以及角位出現斜狀裂縫;團隊認為只要出現以上情況,都屬於「即時危險」,已向屋宇署通報相關問題,以便做後續跟進。
梁熙表示,樓宇一半有即時危險的比例屬於高水平,但強調,團隊所揀選的50棟本來風險較高,直言「比例高,但合理」。他希望,報告可發揮民間急先鋒的作用,識別出較高風險的大廈並轉交當局跟進,以加快相關的流程。
待維修大廈或等5年才初步「驗身」
為保障公眾安全,政府聯合市建局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2.0」,向合資格的住宅或綜合用途樓宇的自住業主提供支援。但梁熙指出,大廈參與計劃後,會按樓齡、有否法定命令未遵辦等分做1至5的批次,如屬第4或第5批次,往往等4或5年才開始初步「驗身」(即找註冊檢驗人員做初步評估報告),仍未開始招標正式維修工作。他指,流程需時太長,「(很多大廈)冇事都變有事,有重病都唔清楚!」
他建議,當局將把「樓宇更新大行動2.0」的申請大廈所屬批次等候時間壓縮,並應將次序改變,即大廈一申請,便先做初步評估「先驗身後排隊」,了解大廈實際失修狀況。讓市建局再按「驗身報告」決定各批次並批出申請。此外,政府亦可為批盪或飾面磚剝落、主力牆出現裂縫等問題設「特快通道」,讓業主先維修,其後再從資助總額扣除;使業主可以及時處理部分危急情況,不用收到資助才處理樓宇惡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