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the Great Way(or Principle) prevails, the whole is owned by all; they elect men of talents, virtue and ability; they practice honesty, and they cultivate universal peace. People love not only their own parents…” 來年為創校七十周年的「孔聖堂中學」,一直致力弘揚儒家思想,堅持實踐孔子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校長楊永漢博士希望藉關愛細心,照顧學生需要,為每位同學提供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更讓同學理解孔子的大同思想。
「並非每一位同學都有條件入讀大學,但我希望他們每一位都能做一個好人!」楊校長指由於同學的學習潛能不盡相同,而且自十多年前起,該校由傳統中文中學轉為中英文學校,現有近半同學為來自不同國籍的非華語學生,如來自美國、法國、阿根庭、烏克蘭,甚至非洲的學生,他們亦未必會選擇讀大學,但學校都會向同學教授儒家的中心思想,尤其以仁愛和禮貌為主,而其他的道德行為亦會慢慢教。學校特別重視「孝」,故於派成績表時會安排同學向父母奉茶(自願性質),讓同學表達孝敬。
赴海外參與國際活動 提升英語及自理能力
楊校長希望同學能「跳出銅鑼灣,飛向世界!」因此除聯絡了丹麥、德國、美國等多家不同學校組成聯盟外,亦會讓同學盡量參與國際性活動,如南京舉行的世界中學生水資源研討會、美國的朗誦節、德國的中學生音樂節、印度的舞蹈節等,同學在活動中除可鍛練英語能力外,人生觀和自理能力都得以大大提升。在疫情前該校曾舉辦交換生計劃,讓同學學習獨立自理和待人處事。為讓同學能理解儒家思想,學校會以中英雙語教授,務求每位同學最少能以中文或英文介紹《禮記.禮運大同篇》的意義。因此當他們到外地進行交流活動時,都能上台用英語向當地的師生介紹儒家思想,同學的自信心和英語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認識內地山區居民實況 學待人處世
至於前往內地的訪問,則會帶同學到訪山區的學校,到當地農舍參觀,讓同學認識真實的山區,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實況,不會安排特別對待,讓同學可認識內地偏遠農村的艱苦條件,同時學習待人接物應有的態度。現時該校亦分別與廈門、南京、汶川、上海等地多家學校結成姊妹學校,讓同學可多到內地交流。此外,楊校長亦正與蘇格蘭一家欖球訓練學校商討,爭取安排同學免費到當地上欖球訓練班。
「事實上,我們很多培訓班和海外交流活動,都會為同學提供資助,如同學為綜援戶,只要是首次參加活動,就算前往海外亦可獲全額資助。只要同學有心學習,便有機會獲參與機會,不用為費用擔心。」而為慶祝學校邁向七十年,除會請專家學者演講,亦將會設置校史室、印製紀念校刊、舉辦周年晚宴等。亦會趁機進行籌款活動,為學校營運及繼續資助同學參與不同活動籌募經費。
推動科創課程 迎合發展趨勢
因應科技高速發展的大趨勢,該校於早年向政府申請資助,於校內設立STEM教室,同時亦與本地和大灣區多家大專院校合作,如中文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城市大學、Thei等院校合作,讓同學可參與相關院校舉辦的創科活動,以了解最新科技發展。
孔聖堂中學STEM教育委員會統籌甘家俊老師指,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撥款後,除建立了STEM教室,供同學上STEM課程,如人工智能和機械人製作、航拍機等課程,以及讓同學參加公開賽前做準備外。撥款亦用於全校安裝電子白板,藉此推廣互動學習。將來亦會推動更多不同主題的跨科組協作課程,以提升同學對科技學習的興趣,並激發同學投入和用心學習不同科目,增進解難能力,啟發創意。而開辦生活及職業導向的課程,更會是學校未來STEM發展的其中一個重心。憑多元化項目,激發同學的多元技能。
更多活動參與機會 助同學發揮潛能
該校的學與教主管何柏欣老師亦指,學校正研究將創新科技引入不同科目,並已引入最新的AI、VR、AR、物聯網等最新科技元素,如模擬飛行體驗,亦會進行網絡安全及利用大數據進行模組設計等研究活動,讓同學可學習最新的智能科技知識。
莫玉玲副校長補充,年青人必須把握粵港澳發展帶來的機遇,學校將參與「漫遊大地看神州」拍攝活動,幾位資深老師已經和高中同學搜集資料,準備在9-12月期間組團走訪大灣區創科企業,同學可以看到跨國企業的營運情況,思考生涯規劃,擴闊視野。學校並有不同獎學金及資助供申請,以鼓勵同學參加不同比賽及義工活動等,讓同學有更多機會發展興趣。
關於孔聖堂:
孔聖堂於廿世紀三十年代已成立,而中學則於1953年創校。在戰前時期孔聖堂會邀請當時的名儒學者演講,亦會登報通知市民講題。在大會堂流行前期,本港的大型活動基本都於孔聖堂舉辦,如魯迅先生的追悼會、五四運動時期亦請來支持與反對運動的學者,如郭沫若及茅盾等到孔聖堂演講,因為該堂邀請反儒家思想的學者進行演講,其開放的態度亦備受學者賞識。自中學創校後,亦會邀請當時著名的學者,包括錢穆、蘇文擢、陳湛銓等亦曾於學校教授國學及論語等。甚至唐君毅、饒宗頤等亦曾於該校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