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業界的銷售手法多年來均為人詬病,消委會昨點名譴責已開業逾30年的「凱詩美容」,指集團以多種不良手法硬銷美容療程,包括疲勞轟炸、擅自用消費者信用卡簽帳、誘使弱勢人士購買療程等。消委會於過去3年,共接獲82宗針對凱詩的投訴,涉款逾235萬元,會方多次與凱詩交涉,惟對方均不合作,遂決定公開譴責,以警醒消費者;凱詩美容昨未有回應指控。
凱詩美容在全港共有16間分店,提供美容護膚、纖體瘦身、醫學美容等服務。消委會自2016年至今年10月,共接獲82宗有關凱詩美容的投訴,當中50宗涉及不良銷售手法。
殘疾者被遊說購3.7萬元療程
其中一宗個案,事主童年時因撞車傷及腦部,及後要入讀特殊學校,並已有殘疾人士證明。事主有一天收到凱詩的推廣電話,稱可以用98元接受皮膚分析及美容服務,惟到達凱詩上水分店接受療程後,被職員遊說簽署5份合約,共購買3.7萬元美容療程,但事主月入只有9,000元,每月需「節衣縮食」以作分期付款。事主哥哥得悉後,向凱詩提供事主有「無行為能力」的醫生證明,並要求退款,但凱詩堅持當事人是自願購買而拒絕。亦有事主在進行護膚療程時,被遊說購買其他美容療程,職員更威脅指若不購買就不會協助洗臉,事主為求「甩身」而被迫購買,及後向消委會投訴。
僅25%投訴獲解決
單計今年首10個月,涉及凱詩美容的投訴總金額已達130萬元,其中最高金額的個案,受害人被硬銷買下16.8萬元的美容療程。消委會商營手法及消費者投訴審查小組主席黃錦輝指,凱詩美容在處理投訴時,往往採取拖延及不合作態度,過去3年投訴獲解決的成功率只有25%。他續指,會方在今年4月曾與凱詩代表會面,敦促公司停止所有不良營銷手法,以及處理消費者投訴,惟在會面後情況未見改善,消委會在近半年接獲19宗相關投訴,只有2宗獲解決。黃錦輝批評凱詩美容無積極處理投訴及改善服務質素。
消委會對上一次點名批評美容院,是在2012年2月。事隔6年後再作點名譴責,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凱詩美容被投訴的不良手法其實很普遍,分別在於大部分美容院被投訴及經消委會介入後均非常合作,但凱詩則採迴避態度,且非常不合作,即使面對個案亦沒有處理,不斷損害消費者利益。她指出,儘管消委會不是執法機構,在道德上亦有需要對凱詩美容作譴責,以警醒業界及消費者。
消委會促盡快落實冷靜期
黃鳳嫺又指,事件再次反映美容業界良莠不齊,但現時對刑事舉證的門檻高,投訴人未必可記得全部細節,執法機關難以處理。她建議政府盡快就美容、健身、時光共享等行業引入強制性冷靜期,讓消費者可在指定限期內,無條件取消涉及上述行業的預繳式合約,加強對消費者的保障。黃鳳嫺同時提醒消費者便宜莫貪,簽約後要保留消費單據作為紀錄,若被迫簽約後,應盡快用文字或錄音記下整個過程,以便日後透過法律途徑處理和追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