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指,教育局計劃明年起分三年加8間資助大學學費,初步傾向每年加幅5%至9%,政府將於日內宣布建議。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早分別約見部分立法會議員講解。
現時政府資助大學學位每年學費大約是42,100元,一旦通過加價方案,明年學費至少加5%,即是加逾二千元至約44,200元,之後的兩年仍會逐年增加,但加幅不會超過9%。
學費收回目標比率僅13%左右
蔡若蓮早前表示,大學學費自1996/97年以來「一毛錢」也未加過,政府以收回成本比率18%為目標,而現時42,100元的學費,收回目標比率只有13%左右,認為是時候檢討。蔡若蓮說,加費不會一步到位,要循序漸進,考慮不同家庭的負擔,相信最終加幅會是合理。當局同時希望提前一年公布加費,讓社會有時間適應,院校亦可能會增加學生獎助學金,學生資助辦事處則會因應學費調整,增加學生津貼和貸款。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梁美芬估計,在首年加幅會較溫和,首年加5%學費,其後2年則分別加7%及9%學費。她表示香港社會一直對大學生很慷慨,立法會對資助大學生亦幾乎無托手踭。現時過千億元財赤下,增加大學學費是無可厚非,希望同學可培養社會責任感,明白政府希望維持財政紀律,以收回成本比率18%為目標,因為「錢係嚟自納稅人,納稅人一樣好艱難」。
至於在3年之後,梁美芬認為可檢視屆時情況,例如千億元赤字追回多少、收回多少大學學生貸款、加學費後改善了多少收回成本比率等,如有需要可能繼續調整學費。除了加學費,梁美芬建議追回學生貸款,她指有些畢業生找到工作卻不還錢,亦有人虛報無業,她指涉及大筆款項,學生應有責任感及誠信。另外,梁美芬提及有不同獎學金資助學生出國讀書,認為政府要「跟緊啲」,學生用納稅人辛苦賺取的金錢,應該回港服務,而非「唔返嚟,走數」,建議向他們追回款項。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回應指,政府在財赤下加大學學費是可以理解,不過他強調需考慮家長及學生的承受力,不應短時間內加太多學費。朱國強指要考慮大學生畢業後薪酬有多少,有否能力償還學生貸款,他擔心令「學貸變成學債」,甚至因無力償還而破產,他建議延長還款期。
身兼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的議員劉智鵬表示,20多年沒有加過大學學費,「需要一個起點」,他認為如果每年加幅5%至9%屬於溫和,同時有財政資助協助有困難的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他亦建議延長學生貸款還款期。
至於加學費會否削弱香港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的競爭力,劉智鵬認為反而是助力發展成教育樞紐,因為現時本地生及非本地學生的學費差距太多,令非本地生印象未必很好。他認為未來可參照有較多非本地生的收費水平,調整學費比例,維持兩者關係。
立法會議員周文港坦言希望盡量不要加學費,如果加學費則期望保持克制,他建議以通脹率及公務員加薪水平作參考指標。他提倡在增加學費後,將加幅用於提升教育質素及學生支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