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將至,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在今年3月初,進行「媽媽壓力指數」調查,以網上問卷方式訪問304名、育有12歲以下子女的香港媽媽。結果發現,有逾六成受訪媽媽感到有精神壓力,更有逾32%在精神健康方面超出健康警戒線,需要接受心理輔導,當中72.7%是全職或兼職工作。
調查亦顯示,有54.9%受訪媽媽自覺經常或間中感到情緒低落和不開心,45.4%的媽媽表示會因擔憂而失眠,亦有41.1%人表示對自己失去信心。調查又發現,家庭是媽媽最大的壓力來源,有53.9%受訪者覺得養兒育女是重擔,亦有27.6%因處理家事而感到很大壓力。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鄧詩琪指,近年患情緒病女士有年輕化趨勢,年屆35至45歲的媽媽更是情緒病的高危人士;若發現媽媽長期出現9大精神受壓的警示徵狀(圖)的其中數項情況,應盡快求助。她指,在職媽媽和全職媽媽均有不同的壓力來源,前者會經常擔心自己因為工作而對小朋友照顧不周,後者則會擔心自己連照顧小朋友這項唯一需要負責的工作都未能做好而產生內疚。
應安排屬於自己的時間
鄧詩琪建議,媽媽應該適當安排屬於自己的時間,給予自己喘息的空間,並每周最少與丈夫約會一次,以保持家庭中的緊密聯繫。此外,媽媽亦應該學懂釋放自己的壓力,避免將自己子女與其他人的子女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