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1-10-21 17:57:00

環團清潔新界東北海岸 不足四分一稱得上乾淨

分享:
美麗海岸關注組暑假期間在新界東北海岸視察垃圾情況。(徐炯晞攝)

美麗海岸關注組暑假期間在新界東北海岸視察垃圾情況。(徐炯晞攝)

美麗海岸關注組暑假期間在新界東北海岸視察垃圾情況,行走距離33公里,發現超過10%海岸線垃圾問題嚴重,僅不足四分一算是潔淨水平。關注組冀當局推廣「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前,做好規劃及處理垃圾等配套措施,以免加深破壞或為旅客留下負面印象。

最多垃圾「紅色級別」達4.6公里

關注組今年5月至8月,8次在東北海岸線以綑邊步行方式調查海岸垃圾情況,分析垃圾類別及源頭,共拾回逾100個分別來自內地及本港的各式膠樽,期間亦發現不少大型垃圾,如巨型車呔、雪櫃等,亦有不少俗稱「鬼網」的棄置魚網。關注組以清潔人手、數量等為路段的垃圾嚴重問題分四級,最嚴重的紅色級別,料動員超過200人、需時超過4小時才能完成;橙色級別方面,關注組主席李以強形容,垃圾數量亦連綿不絕,「烏低身執的話不會再起翻身」。關注組最終評定為紅色級別的路段共4.6公里、橙色級別更有8.3公里,而黃色和綠色級別佔12.2和7.9公里。

adblk6

分析膠樽來源地,關注組副主席葉穗強指,以往觀念以為是主要來自內地,今次調查發現,本港品牌的膠樽與內地品牌膠樽的數量不相伯仲;又例如在谷埔發現大量本地品牌的水樽、啤酒樽等。李以強指,一款本港工人常飲用的品牌水樽「一枝獨秀」,相信與附近工程工人飲用的水樽被吹下海有關。

美麗海岸關注組。(徐炯晞攝)

美麗海岸關注組。(徐炯晞攝)

雞泡魚被困瓶中亡

拾回的垃圾種類也十分多,包括曾拾過「瓶中信」,信件於今年4月初寫成,相信是附近曾有外展活動,一名參與者記下當日的經過,做成「瓶中信」後拋入海中,李以強指,雖然為執垃圾帶來有趣經驗,但畢竟是製造垃圾並不可取。亦有義工分享,有雞泡魚因受驚發脹被困瓶中無法逃離死亡,反思為何人類製造這麼多不必要的垃圾。

關注組另外舉辦多次清潔海岸大行動,在最近兩次的行動中,分別在吉澳及荔枝窩檢到各350公斤垃圾。其中一次在荔枝窩撿取約50公斤膠樽、76公斤非膠樽包裝、230公斤發泡膠及鋁罐等。

關注組今年成功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贊助,兩年資助額130萬元,當中一半將用於聘請全職項目主任及兼職助理,其餘將舉行三次大行動、兩次義工訓練計劃、設置海岸垃圾情報平台及四次講座等。關注組希望設置平台讓更多環境友好團體參考,到相關海岸清潔;同時透過宣傳及教育,鼓勵源頭減廢;亦研究與當局商討為當地居民定期收垃圾,甚至向他們外判清潔海岸工作。

adblk7
曾拾「瓶中信」。(徐炯晞攝)

曾拾「瓶中信」。(徐炯晞攝)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 👇立即按此參加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立即按此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