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防疫措施收緊至7月時的水平必可控制疫情,有效措施愈遲推出,疫情將持續更久,並着市民預期「安靜和平」過聖誕,勿外出消遣聚會。他亦指出追蹤感染工作有困難,偶爾有人較自私,稱有名人確診不願透露接觸者,呼籲市民合作。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607271509_Ut.jpg?itok=ue-5e49K×tamp=1739076927)
袁國勇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說,無法預測是否需要做到禁止食肆在中午或過後堂食,重申要盡快落實到第三波疫情時收緊的防疫措施,疫情一至兩周後可緩和,亦免出現超級傳播。他指今波爆發是意料中事,原因包括食肆酒吧等未做足防疫措施,邊境檢疫措施未做到接近「滴水不漏」,舉例過關時要把手機等物品放到盤內,若盤未消毒便把病毒傳給他人,同樣地處理寄艙行李的工人若手套有病毒污染,也會讓行李沾染病毒;機場抵港人士到酒店隔離前,應考慮彈性啟動其追蹤手環時間,減少他們在社區活動時間。
防疫措施回復7月水平可控疫情
他稱若外防輸入及預防社區抗散措施能百分百落實,香港可以「清零」。
他亦指當局追蹤個案效率很低,甚至乎失效,部分確診人士不願透露個人行蹤,稱「識得啲名人,人哋問佢接觸過邊幾個,佢哋唔肯講」,增加抗疫難度,呼籲市民合作,並要預期今個聖誕要「安靜和平」,心裡有喜樂地度過。
政府雖增加檢測量,但曾出現準繩度欠奉情況,袁國勇指可能因市民不清楚要求、採集量、檢測公司剛運作,未掌握流程細節等,建議衛生署增加採樣檢視他們的效率及準繩度。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首席醫生歐家榮昨於疫情記者會表示,若發現有完全不合作個案,會尋求警方協助,取得所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