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持續,政府於1月初起禁止食肆晚市堂食,至今仍未放寬有關限制。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在第三及第四波疫情期間,政府禁止食肆晚上6時後堂食的措施,對減低病毒傳播沒有任何影響,並認為可延長食肆營運時間,但限制食客人數,更有助遏止疫情。
研究團隊於美國疾控中心《新發傳染病》月刊發表文章,指利用模擬模型,計算禁晚市堂食及其他社交措施對病毒即時繁殖率的影響,並以措施出台7日後的數據作對比,結果發現在第三及第四波疫情期間,禁晚市堂食的措施對減低病毒繁殖率沒有任何影響。
其他措施大減繁殖率
研究發現,在第三波疫情期間,於前年6月27日病毒即時繁殖率達4.5,即每1名患者可傳染4.5人,而在推行其他社交措施如關閉處所等一周後,病毒繁殖率減少53%至少於1;在第四波疫情期間,於前年11月16日病毒即時繁殖率達3.1,而在推行其他措施後可減低四成至約1。
研究獲食衛局資助
研究團隊認為,禁晚市堂食對遏止第三及第四波疫情沒有任何影響,但容許延長營業時間,同時限制食客人數是減低病毒繁殖率較理性的做法。不過團隊指,模型無法完全劃分禁晚市堂食及其他措施的影響,因此不能完全排除禁晚市堂食完全無用。有關研究由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帶領,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有份參與,並由食物及衛生局醫療衛生研究基金撥款逾110萬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