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諾貝爾獎出爐,昨率先揭曉醫學獎,由兩位美國科學家塞門扎(Gregg L. Semenza)與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以及英國科學家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共同獲得,表揚其在研究「細胞感知機制及如何適應氧氣供應」的貢獻,3人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712萬港元)獎金。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指,所有動物均需氧氣把食物轉化為能量,而科學界過去已知「頸動脈體」(carotid body)含有可偵測血液氧含量的特定細胞,亦知血氧如何透過頸動脈體控制呼吸頻率,卻不知細胞與氧氣的「互動細節」,其中關鍵的一項生理反應是,身體缺氧時,體內名為「紅血球生成素」(EPO)的物質會上升,令紅血球細胞增加——科學界此前不知背後機理,直至塞門扎透過基因老鼠及肝細胞研究,發現一種被他稱為「缺氧誘導因子」(HIF)的蛋白質複合物,正是細胞會自行調整的關鍵。
助研貧血及癌病療法
研究同一範疇的拉特克利夫,與塞門扎同時發現無論甚麼身體組織的細胞,感應氧氣的機制均相同。至於凱林,則在研究可增加患癌風險的「林道症候群」(VHL)時,發現該症的基因細胞對缺氧環境有反應。公布指,3人的研究令科學家了解氧氣水平如何影響細胞新陳代謝,揭示了「生命其中一個最為必需的適應過程機制」,具體應用而言,它可助了解人們做劇烈運動,肌肉細胞會如何配合,亦有助研究治病,皆因貧血引起的慢性腎衰竭及癌細胞的擴散等,均與細胞與氧氣的互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