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爭取香港於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政府多年來致力研究各種減碳方法,如探索不同零碳能源、推動綠色運輸、興建轉廢為能設施、加強教育市民源頭減廢及宣傳低碳生活等,其中「綠色科研」更是重中之重的減碳方法。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一直積極透過創新與先進技術,開發多項針對企業及公眾需要的環保項目,協助企業解決業務痛點。近日,生產力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就有兩大「綠色科研」專利環保項目—「玄宇宙低煙冥鏹」及「萬用超微細纖維」成功落地,環保惠民,實踐減碳及促進可持續發展之餘,為產業創優增值。
低煙冥鏹平衡傳統習俗與環保
每逢春秋二祭、節日祈福,華人都會習慣燃燒俗稱衣紙的冥鏹作為祭祀品之一。據統計,全球華人每年燃燒超過一億二千萬噸冥鏹,相當於排放一千九百萬噸二氧化碳,情況令人關注。要在傳統習俗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就需要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針對較常燃燒香燭冥鏹的寺廟,生產力局較早前已成功研發「清煙」環保化寶爐,有助減少廟宇內燃燒冥鏹時的碳排放,但每逢盂蘭節時,市民會在路邊或大廈地下進行俗稱「燒街衣」的傳統習俗,對附近居住的市民而言造成困擾,當中亦存有更大的減碳空間。有見及此,生產力局從源頭著手,以半年時間成功研發出「玄宇宙低煙冥鏹」,此項目更於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得銀獎。
生產成本僅增5% 二氧化碳排放大減近30%
「玄宇宙低煙冥鏹」減少使用木材,內含再生無機填料及助燃劑,但外觀和質感與一般冥鏹無異,其生產成本比傳統冥鏹僅增加5%,二氧化碳排放量卻降至接近30%,燃燒速度更加快40%,能顯著減少在燃燒時釋放的煙塵及降低熱能,不但可以減輕對化寶爐的損耗,更可以環保及可持續方式燃燒冥鏹。
適用於其他以燃燒方式處置紙料
生產力局計劃與香港慈善機構合作,推行「玄宇宙低煙冥鏹」試燒計劃,如數據符合預期,將與相關製造商商討合作,以正式推出市場。透過不斷優化「玄宇宙低煙冥鏹」物料技術,生產力局期望能將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減少,並將這項物料技術應用於其他以燃燒方式處置的紙料,進一步促進減碳生活。
環保惠民的研發除低煙冥鏹外,成本低、透氣度高的「萬用超微細纖維」更是具突破性的貼心利民的環保物料,有望對實踐可持續發展作出實質及長遠的貢獻。
成本低、透氣度高的「萬用超微細纖維」
塑膠產品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然而塑膠難以自然分解,長遠會對環境造成負擔。要解決根本問題,除了有賴市民源頭減廢外,更應從生產物料入手。以近年較受生產商及消費者歡迎的納米纖維為例,其生產工序需要使用及回收多種溶劑,並動輒過千萬港元的專用器材,而且產量低,直接推高生產成本。
在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的支援下,生產力局成功於2021年底研發出「萬用超微細纖維」環保物料,以熱風噴氣形式,將纖維分裂成幼絲。與傳統纖維相比,「萬用超微細纖維」透氣度高約37%,透濕度更顯著提升約230%,生產過程更節能約20%。與納米纖維相比,超微細纖維生產成本低五至十倍,產量亦較高。另外,配合生產力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自主研發的可降解添加劑,利用環境及微生物代謝分解產生水和二氧化碳的原理,更可將「萬用超微細纖維」自然分解,並合乎綠色標籤認證的要求。
亞洲首台可生產超微細纖維物料的生產裝置
支援量產多種塑膠物料 生產成本大減70%
生產力局協助本地無紡布廠家國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橋實業),成功透過全亞洲首台可生產「萬用超微細纖維」物料的生產裝置,實現量產,而當中最大的難處在於如何穩定控制氣孔的溫度及流速,確保每條纖維粗幼平均。「萬用超微細纖維」適合用作生產傳統及可解降纖維,更是目前市場上唯一支援量產多種塑膠產品,包括PE(聚乙烯)、PP(聚丙烯)、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及PLA(聚乳酸)的生產系統。
國橋實業董事長楊自然先生表示:「公司除了在深圳生產防護衣、熔噴布和口罩等防疫物資,亦於香港設廠生產口罩。疫情反覆,香港及內地市場對防疫物資的需求持續。我們希望在協助對抗疫情的同時,減低因棄置大量口罩而造成的白色污染,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與生產力局合作研發的超微細纖維口罩,不但可以配合可降解添加劑而自然分解,和植物性纖維口罩比較,生產成本大幅減低70%。此外,我們正積極開拓家居產品市場,而超微細纖維亦能於製作被鋪及床單大派用場,有助我們增加產品種類及發展新業務。」
試產生活用品如床單及被鋪 正積極與廠商研發可降解口罩
時值新冠疫情,生產力局就善用「萬用超微細纖維」輕薄、透氣度高及可自主控制堆疊的特點,獲政府資助為安老院舍及住宿設施試產床單及被鋪用品,並計劃於未來數月正式推出,實現科研落地。而生產力局亦提供顧問服務,目前正與國橋實業測試以「萬用超微細纖維」生產可降解口罩,減少現時即棄口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這個項目的研發重點,在於保證可降解口罩於使用期內的過濾效率可以維持,確保使用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