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鼓勵推廣文化古蹟本地遊。(鍾式明攝)
旅遊是4個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疫情卻冰封旅遊業。財政預算案公布,預留12.6億萬元支援及發展旅遊業,包括6億元用作設立為期3年「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同時亦會以一系列措施推動文化藝術產業,包括撥款舉辦演藝博覽會和加強推動藝術科技。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發表預算案時表示,文化藝術塑造社會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精神,是一個地方的軟實力所在。為豐富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政府會撥款4,200萬元,兩年內舉辦首屆「香港演藝博覽會」。藝博覽會將是一個大型藝術市集,通過展覽推介、座談、專題討論、表演和交易等活動,展出本地、內地和外地表演藝術家的作品。
首屆香港演藝博覽會盼明年舉辦
政府消息指,首屆演藝博覽會暫仍以明年底舉辦為目標,為時約一星期,地點暫時未確定;料邀請來自50個地區、約1,000名中港及海外藝術家、策展人或藝團參與;至於公眾參與程度,政府消息指大原則是「與眾同樂」,並會研究是否收費。
政府將撥款3,000萬元,於下年度起推行「藝術科技資助先導計劃」,鼓勵九大主要演藝團體應用藝術科技,豐富舞台創作;並為「藝能發展資助計劃」額外注資1,000萬元,鼓勵計劃下的中小型藝團進行更多藝術科技的探索。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7月開放,預算案提出撥款3,700萬元,為康文署及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文物修復人員提供專業培訓。
旅遊方面,預算案預留12.6億元支援及發展旅遊業,其中6億元將設立為期3年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鼓勵業界開發和推出具文化和古蹟旅遊元素的旅遊產品,並支持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政府消息指,正整合不同地方選址,期望今年下半年可推出。
另外有6億元將用作支持旅發局重振旅遊業,陳茂波提到,旅發局將繼續推行「旅遊.就在香港」項目,以支援業界。而當跨境旅遊逐步重啓,旅發局會在合適的客源市場進行「再遇.就在香港」推廣,以吸引旅客重返香港。旅發局亦已於去年完成香港旅遊的長遠定位的前期研究和諮詢工作,並會在來年根據各個客源市場的情況,分階段推出全新旅遊品牌的全球宣傳活動。旅發局亦將運用其儲備中的一億元支持上述工作。
旅發局︰為通關作準備
旅發局感謝政府撥出資源。主局主席彭耀佳指,預算案中特別增撥資源加強發展文化藝術,同時推動針對文化、古蹟、綠色及具香港特色的旅遊項目,不但有助香港打造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定位,亦為旅遊業的長遠發展帶來莫大裨益。就旅遊局來年工作,他指,支援業界推動本地旅遊,刺激本地經濟。同時為通關作好準備,發展文化旅遊,並發揮香港作為「一程多站」旅遊樞紐的角色。
旅遊業監管局望年內運作
另外,政府消息又透露,政府維持在今年內讓「旅遊業監管局」全面投入運作,監管局正向行業諮詢兩個月。
當監管局成立後,會取代旅遊業議會的角色,但旅議會仍然會是行業商會代表,仍會提供培訓資源和平台等,政府亦會繼續與旅議會溝通及接觸,討論旅遊業未來發展。
其他產業撮要:
- 粵劇發展基金注資一億元,支持粵劇界長遠發展。
- 預留7000萬元提升康文署演藝場地的設備。
- 預留每年8500萬元給東九文化中心,支持發展藝術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