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6-12-13 06:00:00

選委戰報捷搶佔325席 泛民佔四分一左右大局

分享:
被視為梁振英「票倉」的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今屆遭泛民「洗倉」,由上屆1席大幅躍升至25席;其中梁的核心支持者鄔滿海僅能最低票當選。(莊振邦攝)

被視為梁振英「票倉」的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今屆遭泛民「洗倉」,由上屆1席大幅躍升至25席;其中梁的核心支持者鄔滿海僅能最低票當選。(莊振邦攝)

特首選戰進入直路,明年3月負責選出下屆行政長官的1,200人選舉委員會昨正式誕生,建制派取得逾860席,繼續擁有壓倒優勢。不過,在高投票率下,泛民陣營破天荒取得325席,較上屆增加逾百席,其中在法律、醫學及衛生服務等多個專業界別,更囊括所有席位。有學者分析,以專業人士為主的泛民選委代表本港中產力量,成為中央不可忽視的聲音。

 

黃任匡要求特首候選人交代普選時間表。(莊振邦攝)

黃任匡要求特首候選人交代普選時間表。(莊振邦攝)

經過10小時通宵點票,亞洲博覽館中央點票中心於昨早9時起,陸續公布界別分組投票結果。一如所料,建制派在第一、三和四界別取得壓倒性優勢,在商界、工業界、旅遊界及批發零售界等的第一界別,建制派幾乎全取300席;在專業界別為主的第二界別取得約60席;第三界別的漁農、勞工、宗教及體藝、文化及出版界獲逾200席,加上第四界別中的全國政協、全國人大、立法會議員等,建制陣營共掌握超過860席。
至於選前組成「民主300+」、爭取搶佔300席以上的泛民陣營,在第二界別取得歷來最好成績,包括囊括各有30席的教育界、衛生服務界、高等教育界、資訊科技界及法律界;另外,在會計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醫學界及工程界,選委數目亦較上屆大幅增加13至24席;另有3人取得「零的突破」,成功晉身中醫界選委。總計泛民在第二界別取得238席,加上全取社福界60席,及27名現任立法會議員,泛民掌握歷來最多的325席選委。
其中受關注的戰場是體藝、文化及出版界,剛於上月勝出藝發局選舉的音樂監製周博賢,組成民主派15人「文化同行」名單,在文化小組力撼藝人汪明荃領軍的15人「文化共融」名單。結果後者全取15席,勝選名單還包括鄺美雲、陳永華、阮兆輝、莫華倫及高志森等。

adblk6

 

選委多稱未有屬意人選

1,200名選委將於明年3月26日投票選出下任特首,包括法律、教育及高等教育多個專業界別選委昨稱,仍未決定屬意人選。19名醫生組成的「真普選醫生聯盟」全數勝選,發起人黃任匡表示,要視乎候選人政綱再決定,又稱盛傳會參選的財政司長曾俊華形象較開明,但仍要拭目以待;全取衛生服務界30席的「衛.真普30」發言人列明慧稱,會要求特首候選人承諾重啟政改,強調名單30人會捆綁投票,發揮業界最大力量。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泛民在部分專業界別取得全部席位,反映不同專業界別都有清楚政治訴求,包括不滿特首梁振英施政,及爭取真普選等,中央或日後特首候選人都應正視選舉結果。不過,泛民較難「造王」,「畢竟建制派未必敢同泛民Deal(協商),加上不同界別嘅泛民選委難有共識。」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亦認為,泛民掌握四分一選委數目,是一股有實質影響的政治力量,「儘管建制派仍然係佔大多數,但中央都明白,未必能夠完全指揮工商界選委,考慮到安全系數,如果容許兩個以上建制派候選人入閘,可能會有危機。」

汪明荃感謝選民支持,並稱將聆聽業界對特首候選人的意見;周博賢則對敗選感失望。(莊振邦攝)

汪明荃感謝選民支持,並稱將聆聽業界對特首候選人的意見;周博賢則對敗選感失望。(莊振邦攝)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