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將檢討配藥制度和收費,包括把開藥數量減至四星期並容許病人繼續覆配等。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醫管局新一輪服務收費檢討會檢視藥物費用按量按期收費模式,並向政府提交方案。
調整收費會顧及對不同市民影響
盧寵茂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稱,醫管局2003年實施專科門診藥物收費,以提高醫囑服藥成效及減少不必要藥物浪費,當時每種處方藥物最多達16星期分量、每次收費10元,至2017年增至15元。他指,政府在考慮收費檢討建議時,會根據成本、市民負擔能力、服務是否恰當使用、資源運用優次、扶助弱勢社羣和公眾認受等因素,顧及對不同市民帶來的影響等,確保有限的資源用得其所。
新型肺炎疫情期間,市民對藥物「撲熱息痛」的需求一度急增,當時醫管局為免市民不必要地儲存過量藥物推出分階段配發安排,以每次最多四星期分量為限。數據顯示,去年首三季平均約六成半病人都未有返回醫院覆配「撲熱息痛」,認為恰當的藥物按量按期配發安排,有助推動市民妥善使用藥物。
暫無意設立藥餘回收
另外,盧寵茂表示環保署暫無意就藥餘設立回收安排,因一般家居棄用藥物數量不多,而環保署一項研究亦發現殘餘藥物所引致的環境影響極為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