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11-19 06:00:00

醫護團隊製運動地圖 助病友康復訓練

分享:

近年公園附設一些康體設施,不少街坊用作健體之用,但原來使用得宜,亦可成為病人復康治療輔助工具;有醫護人員更親身落區,記錄其位置並製作成地圖,方便關節置換的術後病人,閒時可到住所附近相關設施做運動,加快康復。
 

(左起)麥卓恒、劉永強、范智豪和病人方國維,均認為透過網上資料,可助病友復康訓練。

(左起)麥卓恒、劉永強、范智豪和病人方國維,均認為透過網上資料,可助病友復康訓練。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團隊製作的「大埔區運動地圖」,記錄區內公園和康體設施等位置,並向剛完成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推介,可利用相關設施做運動;同時製作了卡片般大資訊卡,方便病人隨時隨地透過掃描二維碼便能看到示範如何做復康運動圖片和短片,以及護理方法。


逛公園順道鍛鍊
團隊用了6星期實地考察,利用公餘時間完成該地圖,並將其上載到網上平台。該院物理治療部一級物理治療師麥卓恒指,「圖上標示分別代表了公園、體育館和活動訓練器等。」如病人接受完膝關節置換手術,他便可憑地圖找到合適的下肢關節活動訓練器,(如踏步器)和健行步道來進行復康。

物理治療部部門經理劉永強亦指,病人的依從性較以往增加不少,「過去他們即使花錢買了復康器材回家,也未必會用;現在將復康融入了生活,讓他們在逛公園時順道鍛鍊自己,成功做到社區復康的目標。」

adblk6

至於讓病人透過掃描二維碼連接物理治療部的網上復康運動資源中心,矯型及創傷(骨)外科顧問醫生范智豪表示,病人的術後物理治療每周只有2次;現在院方透過網上資源,協助病人自發在其他時間做運動,加快復康過程。劉永強就期望,將來可在平台上發布更多術前須知,令內容更多元化。

完成關節手術半個月多的方國維大讚地圖的設計意念,他稱,「當初都不為意住所附近有康健設施。」現在早晚都會使用這些設施,並指自己狀態很好,比醫護團隊預計的康復速度更快。

網上復康運動資源中心上載做復康運動圖片和短片。

網上復康運動資源中心上載做復康運動圖片和短片。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 👇立即按此參加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立即按此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