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醫療服務供不應求,政府為紓緩醫生人手不足,早於2011年醫管局已開始以有限執業註冊形式聘請非本地培訓醫生,於香港出生、在英國執業13年,現職屯門醫院麻醉科副顧問醫生的吳鋒奇便是其中一員。吳鋒奇於2020年透過有限執業註冊形式回港執業。他指出香港醫院的工作量與英國醫院相若,而在香港執業的薪金亦比英國高。
回港執業前,吳鋒奇已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麻醉科醫生,在英國任職婦產科麻醉醫生13年。他指出,自己起初因想「出去見識」而赴英國列斯大學讀醫科。他笑稱,自己是一個「需要安全感」的人,喜歡發展安穩,故完成醫科後便留英完成專科和執業。
至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吳鋒奇卻決定回港執業,憶述有此決定,是自己每年會請假回港與家人相聚。惟疫情爆發後,英國醫療人手不足難以請假,加上航班因疫情受阻,故決定返回香港執業,以便照顧年邁的父母。因現時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家人,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有調查曾指公院醫生認同工作量超負荷,吳鋒奇則稱,香港醫院的工作量和程序與英國醫院相若,其中較大的不同是以往在英國醫院工作時,每兩至三個月就需要在周末回醫院當值,但在香港頻率則是一至兩個月一次,周末私人時間稍為減少,但在香港執業的薪金扣稅後也比英國工作的薪金高兩倍。他又指,自己雖是非本地培訓醫生,但仍能參與高危、複雜個案的統籌,亦能參與培訓初級麻醉醫生,形容工作範疇遠超他期望。
現時醫管局已有共44名非本地培訓醫生以有限度執業註冊醫生於公立醫院服務。政府亦於21年底通過《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容許來自指定醫學院的畢業生,免執業試來港以「特別註冊」開始執業,並在公營機構工作最少5年,若僱主認為滿意及稱職,便毋須通過本地執業資格試,可在本地正式註冊。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鄧錦成指,醫管局現時已接收逾100個「特別註冊」申請,主要來自歐美澳加。當中有5位申請者符合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擁有被認可非本地院校畢業資格,並已通過審核,預計將在明年初到本港公立醫院工作。他又指,醫管局期望在未來一兩年間能把非本地培訓醫生人數提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