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在台灣,「黑糖波霸奶茶」(圖)近年大受歡迎,但有當地醫生指出,雖然黑糖相比其他糖有更多礦物質等營養成份,但黑糖在高溫處理過程中可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成年人連續1個半月、每日喝1杯700毫升無「少甜」的手搖黑糖飲品,就可能有健康風險。
當地傳媒引述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家庭醫學科醫生王姿允指出,坊間許多業者標榜使用「養生」黑糖,令消費者誤以為愈喝愈補,但實際一杯全糖的黑糖珍奶含糖量近62克,遠超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每日攝取量最多25克,而且黑糖加熱至攝氏65度即可產生被世衛列為2A級致癌物的丙烯醯胺,若加熱至85度,丙烯醯胺含量顯著,至120度更快速大量產生,而攝取過量丙烯醯胺可能會影響神經、生殖系統及致癌。
僅經動物實驗證明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經高溫油炸烘烤的食物,都可能自然產生丙烯醯胺,而丙烯醯胺可增加患癌風險,僅經動物實驗證實,雖然未有致人患癌的直接證據,但也建議民眾少吃相關食物為妙。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方昱偉則稱,在正常情況下,丙烯醯胺不會在體內累積,腎臟會在48至72小時內排走60%至75%丙烯醯胺,但若60公斤成人連續1個半月每日攝取1.2克丙烯醯胺,就可能「出事」,換成黑糖珍奶,即每日1杯700毫升,建議民眾勿喝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