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電將按發電規模收購,規模愈細,收購價愈高。(資料圖片)
中電及港燈的新利潤管制協議,分別於今年10月及明年1月生效,新協議首度引入「上網電價」政策,公眾及私人機構可將自行用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系統產生的電力,以高於市價售賣予兩電,目的是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政府昨公布兩電將按發電規模計算,每度電最高收購價是5元,較現時兩電約1.1元的淨電費高約3.5倍。
環境局昨在提交立法會文件中,公布「上網電價」細節,兩電按系統發電容量大小,以每度電3至5元不等作收購,收購年期至2033年底。計劃中的「上網電價」共分3個級別,發電規模愈小,收購價愈高。10千瓦或以下的發電系統,如村屋屋頂裝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度電的售價是5元;10千瓦至200千瓦每度電可賣4元;而大於200千瓦至低於1兆瓦的發電系統,則以每度電3元收購,價格會每年作檢討。
以居住在新界村屋的用戶為例,中電每度電的淨電費是1.154元,一般家庭全年約用4,800度電,全年電費約5,540元。若在天台安裝1.6千瓦的小型太陽能光伏系統,年產量為1,560度電計算,中電以每度電5元收購,則每年可獲7,800元收入,亦意味每年更可賺2,260元。政府估計,用戶大約在10年內可收回安裝、運作和保養的費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