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6-06 06:00:00

{人物}精雕細「斲」成良琴 港古琴傳人 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分享:
蔡昌壽手指不靈活,不能再親手斲琴,但對斲琴的熱情不減。

蔡昌壽手指不靈活,不能再親手斲琴,但對斲琴的熱情不減。

{人物}斲,音琢,有砍削之意;斲琴,即是將木材削劈成琴;這門流傳過千年的傳統手工藝,在講求效率的工業化社會,如今可謂寥若晨星。但香港有幸仍有一位斲琴半世紀的老行尊——蔡昌壽,雖然他已屆八十五的高齡,近年亦因年事已高,未有再親手造琴,但仍堅持每個周末口傳心授斲琴心得予徒弟,讓一眾斲琴人聚首一堂,交流心得。多年的文化傳承亦獲肯定,上月蔡昌壽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亦是唯一一名香港代表,以表揚他承傳斲琴的貢獻。文、圖:陳琬蓉

蔡福記牌匾題字由饒宗頤所題。

蔡福記牌匾題字由饒宗頤所題。

蔡昌壽憶述,自己生於樂器世家,是清末樂器廠「蔡福記」的少東,因自小耳濡目染,他學懂製造多種中西樂器,但唯獨鍾情古琴。因鍾情亦衍生更多關注,因緣際會下師從浙派斲琴大師徐文鏡,亦因此埋下將斲琴工藝扎根香江的基石,而他的出品,行內更尊稱為「蔡琴」。


作為全港最資深的斲琴人,蔡昌壽對保存古琴工藝的貢獻可謂舉足輕重。徒弟指,二十世紀中期,斲琴古藝發展在內地陷入低潮,全國只剩下不足100人懂得斲琴。而蔡昌壽則有幸早年隨父由廣州遷廠來港,移居香港後積極發展樂器廠之餘,亦專注淬煉斲琴工藝,使傳統工藝得以偏安。後來機器化製樂器普及,蔡昌壽則有更多時間,專注與同道中人製作古琴。


除製琴外,過往蔡昌壽亦會替人修琴,閑時與文人雅士之間經常操琴通樂,成為知交好友。而最廣為人知的便是他與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因古琴而結緣,蔡昌壽稱,當年饒公拜託他代為修理古琴,事後為表謝意以墨寶餽贈,進而發展成三十年君子之交;「蔡福記」牌匾題字亦是饒所題,為人津津樂道。

 

adblk6
斲一張琴最少需時200小時。

斲一張琴最少需時200小時。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自從92年大病一場,當年年屆六十的蔡昌壽決定公開招收徒弟,以延續斲琴傳統。他有教無類,徒弟來自五湖四海,唯獨要求徒弟先懂琴,再造琴。因為他堅持古琴「彈、解、斲」三者密不可分,造琴者必先懂得彈琴及解讀琴意,才能斲到一張好琴。至今經已有五十多名徒弟拜入門下,跟隨蔡昌壽斲琴逾二十年的徒弟關嘉匯稱,徒弟們與師父亦師亦友,知音相聚時除了談論斲琴外,亦會一同品茶聽琴,笑指琴海無涯,「永無出師」。


斲一張琴需歷經九個步驟,最少需時200小時,有些古琴更可能要製作經年,耐性和手藝缺一不可。斲琴又以「尋木」一項最費心思,因一塊好的琴木是一張好琴的開始。蔡門徒弟亦以「尋木」為樂,更不時四出搜羅坊間棄置的珍貴古樑木作造琴之用。關嘉匯解釋,製作古琴最好用古木,「因為好嘅古木奠定音色,所以會經常留意邊度會『拆廟拆橋』,因為入面會有好多祖傳木頭。」他指斲琴古木不能被白蟻蛀蝕,否則就會功虧一簣。


對於斲琴手藝或予人曲高和寡印象,會否擔心將來無人傳承?徒弟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是鑽研古琴的「狂熱分子」,希望未來繼續將工藝發揚光大。但畢生奉獻在斲琴事業的蔡昌壽反而豁達:「一雞死一雞鳴,順其自然啦!」

蔡昌壽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招徒弟,至今門下已有約50多名徒生。

蔡昌壽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招徒弟,至今門下已有約50多名徒生。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 👇立即按此參加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立即按此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