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署認為社署應檢討整筆撥款制度。(陳奕釗攝)
審計署公布最新一份衡工量值報告,審計報告發現接受社會福利署整筆過撥款的機構,14間連續3年有虧損,其中8間更耗盡整筆撥款儲備,同時有部分機構的福利表現持續欠佳,仍獲全額整筆撥款津助,認為社署需要查明原因,而當局應進一步檢討整筆過撥款制度。
接連有社福機構懷疑因財困而裁員,審計置檢視過這些接受社署整筆撥款資助的機構數據,總計去年全港有165間社福機構,合共獲發125億元整筆撥款資助,有機構保留儲儲達47億元,但亦發現有31間錄得整筆撥款營運虧損,其中14間已連續3年虧損,當中8間更是已耗盡整筆撥款儲備,並從自負盈虧活動的收入補貼營運資金。
青協虧損最多
有傳媒翻查審計報告及機構財務報告,有數間機構虧損數字吻合,包括防止虐待兒童會、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等,當中青年協會於15/16年度虧損最多,獲逾2億元整筆撥款,虧損1,060萬元。審計署分析員工薪酬、公積金及津貼佔開支七成,可能是虧損原因之一。 審計署建議社署有需要查明機構持續虧損的原因,並在有需要時提供意見,以及就可能影響財政平衡的問題,不斷檢視虧損機構的營運情況。
報告又指出,2012/13至2016/17年度期間,有20個服務單位連續3年或以上福利服務表現欠佳,需要向社署提交計劃交代如何改善,但服務表現持續欠佳,當中14個服務單位仍獲全額整筆撥款津助,有6個單位就根據個案量而獲津助。
報告又批評有機構的服務質素自我評估和匯報不足,在衡量服務成效上有改善空間,如該署審查30宗服務使用者個案,發現有一間機構的14宗臨床評估,只透過電話進行,而非實地進行;更有機構在服務使用者只完成10%或以上的預定訓練節數,亦當相關訓練已經完成。
另外,社署未有按時在2003年規定機構高層人員要披露薪酬,延遲至2009/10年度才實施;又指社署現行檢討和披露機構最高級三層人員的薪酬做法有別於原有準則,有更多機構須披露其高層人員的薪酬,認為社署應在進行下次年度檢討時與勞福局磋商。社署署長同意審計署的建議,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表示,已責成社署成立工作小組,以便與持份者合作,就改善整筆撥款津助制度進行檢討,亦會顧及審計報告內的結果及建議。
財委會將就整筆撥款公開聆訊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主席石禮謙表示,帳委會將會就審計報告中,關於社署整筆撥款進行公開聆訊。石禮謙說,社署的整筆過撥款制度實施超過8年未檢討,將邀請政府官員到立法會解釋有關事項。帳委會本月27日會先就報告內告作內部研究,然後決定何時舉行公開聆訊。
對於審計報告指出社署的整筆過撥款的管理有改善之處,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理事邱智恆說,審計報告點出一筆過撥款的問題,包括有些機構的財政欠透明度,違反規定,沒有披露高層職員的薪酬,令外界難以監察機構高層有否自肥或濫用公帑,但又剝削基層同事。另外,邱智恆說,多間機構保留合共47億元儲備,是一個龐大數字,顯示機構沒有善用財務,只懂得儲錢,未有適當開展服務、增加人手及調整薪酬。

鄰舍輔導會早前因財政估算錯誤裁員,令外界關注社署整筆撥款制度。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