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除了知道他是「愛馬士」,曾擁17匹賽駒,原來亦曾經是馬術運動員。馬會刊物《駿步人生》最新一期封面故事就邀請到利子厚,分享他自四歲騎上馬背,從此與馬結緣的經歷。
利子厚34年前已經是馬會會員,去年九月更獲選為馬會主席,但他笑言首次與馬結緣,年僅四歲。「第一次騎馬的地方,在香港一個名為『巴黎農場』的地方,即海洋公園前身;那裡有幾隻小馬,父母將我抱上其中一匹。」直到十二、三歲,他到美國留學,寄宿在親戚家裡,期間跟隨表妹到騎術學校騎馬,學習騎馬姿勢和發出指令,開始有系統地習騎。
直到約17歲,他首次參加馬術跳欄比賽,雖以玩票性質,但教他體會到,無論勝負,最緊要學會駕馭良駒,必須時更要懂得「飛身落馬」、安全著地。「(比賽)現場有好多事情發生,一不小心可能撞到其他馬匹。騎馬的人都自覺好叻,但真正考功夫是如何安全落地,即術語所講的『飛身落馬』(Flying Dismount)。」
與馬匹相處多年,利子厚坦言習騎跌過無數次, 由頭到腳佈滿「戰績」,當中更曾發生驚險意外。他回憶說:「我喜歡參加馬術越野賽,有次跨欄後,馬匹轉左,我轉右,整個人就撞向一棵樹,結果成塊面『花晒』。」然而正如他所說,哪個運動員不曾跌倒?最重要是從中學習。他笑言近年發現自己「開始『甩皮甩骨』」,因此減少了騎馬。
想了解更多利子厚分享與馬兒的相處之道、協助籌備2008年京奧馬術項目及參與「大館」保育活化計劃的感受,以及對馬會未來重點發展方向的願景,立即收看足本訪問: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yiXGt4yq8b50ge0QO49_yvm7DKSk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