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6-11 17:50:00

【逃犯條例】英國《金融時報》社論撐港人 促西方發聲

分享:
英國《金融時報》社論認為,「反送中」揭示以一國兩制為基礎,和平統一台灣的想法已「蓋棺」。(互聯網)

英國《金融時報》社論認為,「反送中」揭示以一國兩制為基礎,和平統一台灣的想法已「蓋棺」。(互聯網)

德國《世界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反送中」不只關乎港人。(互聯網)

德國《世界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反送中」不只關乎港人。(互聯網)

本港《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在國際持續發酵,且反響愈來愈大,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網站今日刊出社論,以「西方應挺身為香港法治發聲」(The west should stand up for the rule of law in Hong Kong)為題,批評「送中」條例挑戰本港法治、司法獨立及一國兩制,為內地司法制度伸延至本港,敞開大門(opens a doorway for the Chinese justice system)。

以一國兩制統一兩岸構思 「已敲封棺釘」

社論認為,「送中」條例會危及政治及異見分子、把類似銅鑼灣書店人員被抓往內地的事件「合法化」,直言這是「正中要害」(strikes at the heart),因言論自由及司法獨立,正正是香港與內地最大不同之處。社論並認為,香港在中國的特殊地位被削弱,為多年來以一國兩制為基礎,和平統一台灣的構想,「敲下最後一根封棺釘」(hammers a final nail in the coffin)。

adblk6

社論結尾指美國總統特朗普向錢看,擴大對華貿易戰,令美國道德影響力減弱,但其他西方民主國家應當為香港發聲,指當日與北京談判香港前途的英國,儘管正受脫歐及首相換馬問題困擾,仍應在歐盟國家中領頭發聲。

德媒︰關乎未來每一個人

德國報章《世界報》(Die Welt)網站,周一則刊出史學家施蒂默爾(Michael Sturmer)的評論文章,認為「反送中」示威,不僅是世界某一角落的反抗,而是關乎普世價值的一次考驗,「關乎未來每一個人」。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