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明揚 (資料圖片)
港科院院長、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接受商台專訪,批評政府推行新高中學制時,沒有周全考慮影響香港競爭力。他形容當年教育局如「用槍指住大學校長」,要求大學以文憑試「3322」的成績,作為最低入學門檻,結果誤導學生作出錯誤準備,只專注必修科。
時任教育局長孫明揚接受本報查詢時指:「無話迫唔迫,當時大家有討論,最後商討下大家都接受」,又指當時新學制已經出台,並向外地推介,如果本地大學不能協調出統一標準,難以說服他人,這是實際操作上的需要。他強調「3322」只是最低門檻,並非唯一標準,不同大學、不同學系可以按需要有不同要求。
孫明揚又指,愈來愈少學生修讀高階數學,或工程學系面臨收生不足,與「3322」門檻無關,只是課程未能引起學生興趣,以及學生志向有關。不過,他認同,新高中學制已推行5年,需要全面檢視,因為或有些後果是當年意想不到,應因時制宜作出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