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區選重點之一,全部選區均有競爭。全港452個民選議席,有約200個素人(即過往全沒有參選經驗的人)出戰,以免再有建制派自動當選,當中不少素人更將建制大將或明星拖下馬,例如現任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不敵經「民主動力」認證屬民主派出選的27歲學生陳梓維。素人亦非各自為政,部分組成聯盟出選整個大選區,互相站台拉票。而即使建制派勝出選區,不少亦屬險勝,當中「最險」的僅贏兩票。
大部分素人均無政黨資源,卻單挑建制派大黨候選人。其中出選油尖旺區佐敦南的陳梓維,比競逐連任的民建聯葉傲冬多65票勝出。陳梓維部分資料均以手寫,比起用電腦填寫有圖像排版的對手顯得簡樸;拉票擺街站,亦礙於資源不足,需要告急徵召義工幫忙及籌款,部分「告急」亦只用手寫貼在原來的易拉架上,成為不少選民茶餘飯後的話題。
素人自組聯盟
亦有素人自組大選區聯盟,例如荃灣區就有「荃民議政」,其中出選愉景區的劉卓裕,以近700票之差從競爭連任的實政圓桌田北辰手中奪得議席。類似情況亦出現在中西區的西環,新組「維多利亞社區協會」的彭家浩,比同樣爭連任的民建聯三料議員張國鈞多近800票。彭家浩獲勝後,指會為西環搏盡服務街坊,亦重申五大訴求,缺一不可,「血債決不能票償」。
部分建制選區險勝
即使在反修例浪潮下,亦非所有素人首戰報捷。其中出戰元朗屏山北的素人羅庭輝,以兩票之差不敵獲建制支持的獨立人士楊家安。東區和富選區尋求連任的工聯會郭偉強,僅以不足50票差距,將報稱獨立的素人陳嘉陽拒之門外。「北炮同盟」陳嘉陽稱,未肯定下屆會否再參選,但休息後會繼續與大家同行,「令我哋嘅社區改變,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