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2024-02-19 07:30:00

個人化治療提高依從性 與難控哮喘說再見

分享:
個人化治療提高依從性  與難控哮喘說再見

個人化治療提高依從性 與難控哮喘說再見

在電影《逃學威龍2》中「周星星」拿出哮喘藥吸入器隨意往面前一噴的畫面,令人發笑之餘原來也道出了哮喘患者錯誤使用吸入器、藥物依從性低等現實情況,且是哮喘病難以控制的主因。幸好哮喘個人化治療愈趨普遍,有助病人控制病情,跟難控哮喘說再見。

一般人都會認為「難以控制」的哮喘難控哮喘一定是病情嚴重的。但真實的答案是無論在輕微、中度以至嚴重的哮喘病例中,幾乎半數均屬於難控哮喘。只要嘗試了各種治療方案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便可定義為難控哮喘

adblk6

 

哮喘難斷症易誤診

難控哮喘情況如此普遍,呼吸系統科專科盧浩然醫生解釋,主要因為患者大多自以為病情受控,往往令醫生誤判病症。「記得我還在政府醫院工作時,替一位年長哮喘病人覆診,他堅稱一直有照指示服藥也沒覺氣促,本來這樣就可以讓他取藥回家等下次覆診,但我再問他近來有沒有去飲茶,他卻表示因為上茶樓的樓梯會氣喘,所以沒去了,這時我才知道他的病還沒得到控制。」盧浩然醫生說。

盧浩然醫生指看診哮喘必須格外細心,再配合客觀方法可更準確斷症,例如利用問卷調查和最高流速計,前者可發現患者生活中的蛛絲馬跡;後者可測量空氣從肺部排出的情況,客觀地監測患者的病情。一般來說,在接受治療後仍經常出現乾咳、喘鳴和氣促等,便屬於難控哮喘。此外,美國一項研究指出,約三分之一哮喘患者被誤診,其實是患了其他疾病。由於慢阻肺病、支氣管擴張等亦會出現類似哮喘病徵,容易被誤診,若採用一般哮喘治療方法,則較難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狀

哮喘藥吸入器

哮喘藥吸入器

錯誤使用吸入器   影響治療效果

盧浩然醫生稱首先要確定患者真的患上哮喘,以及有沒有其他相關病症;若屬過敏性哮喘,最好能找出致敏原。醫生決定了與病情配對的藥物後,亦要確認患者依從性及使用吸入器的技巧達標,才能有效控制哮喘。「現實中我曾見過有病人像噴口腔清新噴霧般使用吸入器,就是這樣用了十幾年藥,病情又怎會受控?」

 

哮喘三合一藥物提升依從性

基於哮喘有不同的特質,近年個人化治療愈趨普遍。「個人化治療即根據病症本身、病人使用吸入器的技巧與協調能力、其生活習慣與個人想法等,制定一套最適合這位病人的治療方案。首要原則是簡化藥物和工具,近年哮喘藥大大改進,推出二合一及三合一藥物,尤其記性差的長者或忙碌的上班族,可使用次數較少的二合一或三合一治療;另須現場教導病人如何使用吸入器,一種用不來就試第二種。針對一些過敏型哮喘,也可嘗試在傳統治療中加入較新的生物製劑,兩星期至兩個月注射一次,加強治療效果。」

adblk7

盧浩然醫生有位年長病人病情較輕,初時便建議他採用彈性治療即有病徵出現時用藥但他回家後完全不覺得自己有氣促,整個月都用不了兩次藥。在下次覆診時,盧醫生聽到他肺部仍然有喘鳴聲,代表哮喘仍未能控制;但他堅稱自己沒事。最後要改變策略,為他轉用每日必需使用一次的藥物以穩定病情;另有一位病人,轉看盧醫生前每日使用四款藥物,次數劑量及吸用方法各有不同,令他十分混亂,病情亦沒有改善。於是,盧醫生為他簡化療程,轉用三合一藥物,提升他的依從性,病情才慢慢好轉。

adblk8
呼吸系統科專科盧浩然醫生

呼吸系統科專科盧浩然醫生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