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紫君現正於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行《AR在那鳥》展覽
每年三月都是香港的「藝術月」,各種展覽接踵而來,率先揭開序幕有水墨藝術家陳紫君首個融合藝術與科技的個人展覽《AR在那鳥 – 陳紫君水墨AR個人展覽》,即日起至2月24日於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行。展覽展出逾30幅畫作,包括20幅以雀鳥為題的全新創作。展覽特別之處在於AR的應用,參展者可以下載由陳紫君設計的手機應用程式,為雀鳥填色之後,更可以與其合照,近距離欣賞雀鳥;現場亦有Vision Pro提供可以試玩,寓學習於娛樂。
香港濕地是東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留地,每年超過550種雀鳥於此駐足。然而,雀鳥和濕地的脆弱長期被忽視。為準備此次展覽,紫君曾多次前往香港濕地公園,觀察候鳥的棲息與遷徙,並與香港觀鳥會的專家深入交流,學習各種雀鳥的特性與行為,將牠們的神態融入創作中。觀眾更可以透過現場派發的導覽書,深入認識作品及不同候鳥,在天空翱翔的雀鳥,在當代水墨畫家陳紫君筆觸下,透過AR科技拉近與人類的距離。

畫作《塘邊的友誼》捕捉了遷徙鳥類與人類在魚塘中和諧共處的關係,甚至包含人造濕地中的降水、曬塘、鴨仔塘和河流等元素,展示自然與人類努力之間的共生關係,興背景中的城市摩天大樓形成鮮明對比。
陳紫君的作品輕鬆可愛,展覽更有其他動物主題作品,紫君分享指,「我希望用這些輕鬆有趣的作品,讓人重新認識雀鳥與濕地的價值,喚醒對大自然的珍視與保護。」
用水墨延續大自然情懷
於蘇格蘭成長的陳紫君,對遼闊的天空與自然生態懷抱深厚情感。回港後,她以獨特的童趣風格重新定義傳統水墨畫,將大自然的靈動注入筆端。雖然她的創作風格與傳統中國水墨的細膩手法截然不同,但她始終堅信,藝術的力量來自於個性的堅持。經過近八年的探索與實踐,陳紫君的作品逐漸獲得廣泛認同,成為她持續創作的動力。
AR在那鳥 - 陳紫君水墨AR個人展覽
展覽日期:2025年2月19日(三)至2月24日(一)
展覽時間:2月19日:下午5時至9時
2月20-23日:上午10時至下午9時
2月24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址:香港視覺藝術中心5樓展覽廳(堅尼地道7A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