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見道風山這個名字,很直接聯上起一個四字詞「道骨仙風」,以為是一片道教的地方。後來才知道,道風山全名叫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由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Karl Ludvig Reichelt)於1930年創辦,為了吸引佛教及道教徒,方便向他們傳教,更特意建為中式建築,而建築師是一位叫艾術華的丹麥人。這裡不是一般教堂,附近有信義宗神學院及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是香港基督教的重要場所。
文、圖:樂思
道風山是一座百二、三米高的小山崗,鄰近沙田火車站,當年下臨沙田海(已填海及發展為沙田新市鎮),風景相當優美。從火車站旁的排頭村,沿村路及指示牌緩緩上走,很快會接回道風山道,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便在右方的高處。這處雖然歡迎公眾參觀,但請大家盡量保持安靜,及保持一份敬意,因為這裡仍是傳教士靜修之地。
內裡就是一個中式的院落,主建築之一是兩層八角形的聖殿,上層每一簷角上均立有4位僧侶,是牧師講道的地方;附近有一座銅鐘,是艾香德牧師從南京的景風山遷移過來;院落外圍有一個石卵陣,基督教叫明陣,讓修道者在其中踱步默想;還有國父孫中山先生題字的「博愛」拱門,旁邊是感恩亭及一座大型的十字架,上面書有「成了」二字,寓意深長。
感受過道風山寧靜祥和的氣氛後,可以繼上山享受山野之靜。沿道風山道再上走少許,便是一處分岔口,旁邊有小徑入山,能沿沙田郊野徑登上麥理浩徑的第七段。此段山路綠樹成蔭,最適合怕曬的人,也不難走,只是間中有幾處陡坡,到達麥徑的車路,可在草山方向,繼續在林中漫步,聽著蟬鳴鳥語,享受山野的清幽寧靜。
走到 M134 牌附近,可以先離開麥徑一會,往山脊尋找一塊X石,X石是一塊天然石頭,X紋是因熔岩冷卻收縮天然而成。這處的風景也不錯,下臨火炭與狗肚山,與馬鞍山遙相對望,是休息的好地方。
返回麥徑,可沿車路登上草山之頂,那處風景更遼闊,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就在草山之下,整個大埔及吐露港盡入眼簾,並可遠眺船灣淡水湖及赤門水道。遊畢可沿麥徑下山,接回車路,左轉可以往鉛礦坳,右轉繼續沿林蔭車路下山,可前往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沿林徑走進自然的叢林。區內有紅、藍、啡和黃四條不同距離和難度的路線,可隨意挑選,也可到松仔園,松仔園旁的水溪叫大水坑,1955年曾發生山洪暴發奪走28師生的性命,有人被沖至猛鬼湖(今滌濤山),更有人被沖至吐露港,松仔園出口立有石碑紀念這次悲劇。松仔園是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的出入口,大家可在大埔道乘車離開。
路線:沙田→道風山→沙田郊野徑→草山→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松仔園→大埔道 (13公里)
起點交通:沙田火車站有完善公共交通 終點交通:專線小巴28K或九巴72 、72A、73A或7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