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親子
2019-06-11 06:00:00

爸媽多講英語 孩子英文自然叻?

分享:

不少家長認為英語對孩子的學習或將來成就有很大影響,希望孩子從小就學好英語,想盡方法擴大孩子接觸英語的機會和層面。參加拼音班、英語會話班、英文話劇班甚為普遍,並視這些為「小額投資」,持續參加應會有些少「回報」。報讀國際學校、甚至在家嚴格執行英語對話則視為「巨額投資」,不單是時間和資源的投放,對於英語非母語的家長,這更可能是「高風險投資」,建議審慎考慮。

考慮甚麼?先要分辨你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怎樣的語言環境,再考慮你對孩子學習英語的期望——是語言習得還是語言學習?

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指從周邊環境通過自然學習獲得語言。例如,孩子跟同住的爺爺嫲嫲在家中以潮州話對話,透過長時間「實戰」,孩子習得潮州話。如果孩子的爸媽僅以廣東話與孩子溝通,孩子同樣也能透過廣泛接觸掌握到廣東話,成為名副其實的雙語孩子。這是語言成長的優勢及福氣!

說回英語,假如爸媽本身不是流利英語使用者,便無謂強行在家中嚴格貫徹英語環境,並錯誤期望孩子會因此而習得純正而流利的英語,成為其第一語言。缺乏自然真摯的溝通外,也阻礙了親子間流暢的交流。

Ad Block


中英夾雜 貼地自然
語言學習(language learning):指從教學、訓練中獲得語言。大部分在香港居住的孩子都是透過學習而懂得英語(第二語言)的。擁有穩健的第一語言作基礎能鞏固第二語言的發展,故此,強化孩子廣東話能力是基本,定時增加孩子接觸英語的機會也有幫助,參加英文班或在家跟孩子唱英語兒歌、看英文故事書也有益。

無論是第一語言習得或第二語言學習,當中過程都著重自然。雖然建議與孩子對話只用單一語言,歷史卻使香港成為一個特別的地方,中英夾雜對香港人而言間中也更貼地自然。試比較「不如lunch去食pizza」和「不如午餐去食薄餅」,哪句話是你會講或聽慣的呢?只要不是太矯扭造作,這一點香港文化,我也希望孩子能體會和傳承到。 

Ad Block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