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快將結束,綜觀今年疫情加速各種科技發展,例如混合雲和邊緣運算等。而針對民眾健康與病毒追蹤,也衍生AI監控和相應的私隱問題;然而長期防疫措施也導致全球芯片短缺。德勤早前發表《2022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報告,揭示明年3大科技趨勢,值得探討深思。
趨勢一:一芯難求持續至2023年
各類型芯片長期短缺,除了防疫措施打擊廠商產能和物流運輸外,也受企業數碼轉型的急速推動,消費電子設備需求激增,垂直細分產業領域也愈趨依賴數碼化。報告指今年中旬起多種半導體面臨供不應求困境,尤其是高端3nm、5nm和7nm製程晶片等,已累計造成逾5,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德勤估計短缺情況將會在2022年持續,晶片交貨期將拖延近10至20周,到2023年初情況才得到紓緩。雖然以台積電、三星為首的晶片大廠,已計劃共投放2,000億美元於台灣和南韓設廠增產,惟遠水救不了近火,成本高企,預計明年之後各檔次晶片將全線漲價。
為滿足對新興芯片的需求,半導體市場投資正在熱炒。德勤預測2022年全球創投資本機構,將向半導體初創企業投資超過60億美元,較過去2000至2016年年間投資額大增逾3倍,尤以中國企業為主,單是今年上旬在中國芯片科企的投資,已達38.5億美元。再者,用於芯片設計的開源指令集架構(RISC-V),近期備受市場矚目,相信明年相關市場規模將較今年翻一番。
趨勢二:AI監管引申私隱憂慮
疫苗護照、病毒追蹤與社會信用評級系統,令AI人工智能監管短時間飛躍發展,在地緣政治層面毋疑能提升地區競爭力,但同時令監管機構擔心措施所催生的不公、歧視和私隱問題,如歐盟訂立《人工智慧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針對AI演算草擬法案。為了讓機器學習能顧及私隱保障,報告認為應用於區塊鏈技術的「同態加密」,以及企業間公平共享數據機制「聯盟式學習」,兩者均能增加網絡攻擊難度和成本,將成為有效解決方案。德勤估計這兩項技術供應商將於明年突破雙位數增長,市場規模達2.5億美元以上,展望2025年份額更逾5億美元。
趨勢三:體育助燃NFT熱潮
非同質化代幣(NFT)鼓勵加密藝術和創意保存,如Monkey Kingdom數碼頭像大熱;NBA三分王史提芬居里也推出籃球鞋NFT慶祝;SportIcon更推出基於Flow區塊鏈技術的NFT平台,將美國4大體育賽事的經典片段,製作成數碼收藏卡或數碼視頻,供粉絲收藏。對此德勤預測體育媒介內容的相關NFT交易額,將在2022年超越20億美元,較今年倍增;到明年底,預計全球將有達500萬粉絲購買或獲贈NFT體育收藏品。報告建議監管機構應制訂針對性資產交易流程,避免落入洗黑錢途徑,此外因應區塊鏈技術產生高碳排放,德勤鼓勵NFT平台應積極實行低碳甚至零碳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