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加密貨幣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的以太坊(Ethereum)主鏈合併順利完成,全網運作正常,象徵全世界市值第二大的區塊鏈,已由最初所謂工作證明(proof-of-work)挖礦機制,轉型成所謂權益證明(proof-of-stake)的權責驗證機制。有分析認為,成功合併代表全新時代來臨,意味著長達兩年的挖礦潮正式畫下句點。
不過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價格未有因而受惠,反而掉頭下跌,過去1日下跌9.3%,最新報1,465美元。以太幣今年累計跌幅已達超過50%。
加密貨幣交易商BeQuant研究部主管Martha Reyes表示,圍繞合併的刺激作用已隨合併過去,由於短期內缺乏消息刺激,故相信部份資金將回流至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最新下跌約1%至19,744美元。
合併完成或意味長達兩年挖礦潮終結
由合併完成起,以太坊區塊鏈將不再靠礦工電腦和顯卡運作,而是照驗證者協助驗證區塊,以太坊基金會宣佈,這會讓以太坊網路消耗電力下降 99.95%。因無需大量電力以高功率電腦運算,現在驗證者只需質押 32 顆以太幣,就能夠驗證區塊。
另一方面,由於驗證工作時間大幅縮短,讓鏈上交易手續費大幅下降,同時交易時間變得超級快。「經過五階段升級程序後,以太坊每秒可完成 10 萬筆交易。」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表示,合併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以太坊會朝快速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