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發表網誌,指最近參加國際結算銀行會議期間,與私人銀行及行業公會,就市場發展作交流,金管局已進一步釐清了資產及財富管理業三個主要領域的相關規定。
余偉文指,金管局最近已就相關的監管安排推進了幾項工作,指近期收到一些個案,顯示客戶在獲取銀行服務時受到延誤或遇到困難。這些情況通常都涉及具體執行問題,以致影響客戶體驗,故進一步釐清了資產及財富管理業三個主要領域的相關規定。
建議銀行就開戶免客戶填寫長冗長表格
余偉文表示,有私人銀行反映在客戶開戶及維持戶口方面遇到挑戰,尤其三個涉及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反洗錢)規定的主要範疇,即確立財富及資金來源、持續盡職審查,以及就反洗錢工作採用合規科技。
為讓私人銀行更具體了解如何落實上述原則,金管局新編製「注意事項」,建議銀行一方參考公開資料,如土地登記冊、公司網站等以對照客戶提供的資料,減少客戶需要提供的文件;亦透過與客戶日常聯繫,如定期探訪來收集和更新資料,以減少客戶需要提供資訊的頻率;以及在進行客戶盡職審查時,不會要求客戶提供數十年前的證明文件,或要求客戶填寫十數頁冗長的表格更新資料。
稱銀行能簡化程序減少銷售投資產品誤解
余偉文認為,除了保障投資者,客戶體驗也是平衡監管的重要指標,金管局最近進行了投資產品銷售程序的專題檢視,發現銀行的一些做法或對監管標準方面可能存在一些誤解,或會不必要地延長了銷售過程。
他指出,有銀行未有充分利用簡化產品風險披露的彈性,例如有些銀行只會在客戶認購的基金與以往曾認購的完全相同時,才肯採用簡化披露;部分銀行對客戶投資年期及風險集中方面,採取過度保守的門檻,導致錯誤發出投資產品「錯配警示」,需要啟動額外的處理程序;亦有私人銀行就一些交易,如純粹按客戶指示進行簡單產品的交易,進行合適性評估,但實際上,法規並沒有相關要求;甚至有零售銀行在一些法規沒有要求的情況下為銷售程序進行錄音。
就以上事件,余偉文鼓勵銀行檢視其政策、程序及做法,以及按適當情況簡化銷售程序。
監管機構會與業界保持溝通
金管局又了解到,一些資深投資者希望可以參考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的做法,簡化甚至豁免產品合適性及風險披露程序。
余偉文指,為確保香港在區內作為主要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競爭力,同時秉持風險為本原則,監管機構會與業界保持溝通,在提供適度有為的投資者保障之際,致力精簡適用於資深高資產淨值投資者的產品盡職審查、交易合適性評估及產品披露,以提升客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