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6-28 04:29:53
日報

腎石幾時要處理?

分享:
腎石幾時要處理?

腎石幾時要處理?

很多原因可引致腎石,而腎石不一定會引起症狀,也不一定需要即時處理。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鄒衍指出,當腎石的情況需要處理時,會視它的大小、位置、症狀等選擇不同的方案。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鄒衍

鄒衍指腎石可引起腎絞痛等急症情形。

鄒衍表示,大多數腎石個案都沒有症狀,而是在身體檢查時無意中發現,但萬一是因出現症狀而發現,則有機會是急症。「可能出現的急症症狀包括因腎石導致阻塞而引起腎絞痛,甚至腎石掉進輸尿管造成輸尿管阻塞,這是被視為痛楚程度僅次於女性生BB的情況,通常病人會痛至作悶作嘔,必須送院處理。」鄒衍續說,「最擔心是出現感染,因腎石造成阻塞,小便無法排走,或致發炎和化膿,甚至細菌入血導致敗血症,可以有性命危險。」

先引流小便

處理急症症狀的阻塞性泌尿結石和有關的細菌感染,一般會先放置支架即時紓緩阻塞的情況,然後進行引流,把淤積充滿細菌甚至膿液的小便排走,處理好感染和發炎等問題才處理該阻塞的結石。可是,腎石都是由微小的晶體開始,積聚成小結石,再慢慢變大,當體檢時發現無症狀的小腎石,是否應該即時處理,以免將來引起急症症狀?

全面小便檢驗

鄒衍指,「當發現泌尿結石,首先會做一次全面檢查,例如驗小便看看有否發炎現象、隱性血液、結晶、蛋白尿等,有需要時亦可將小便種菌。此外也可檢測小便的酸鹼度,驗血看看腎功能有否受腎石影響,以及檢測尿酸和鈣質水平。進一步的檢查包括X光、超聲波、電腦掃描等。而結石是在腎內還是在輸尿管,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Ad Block
腎石

腎石若大於5毫米,即使未有症狀也應處理掉。

取決於腎石大小

以在腎臟內的結石為例,若上述各種資料沒有顯示急需處理的情況,治療方案一般取決於腎石的大小:

① 小於5mm——因體積細小,自行經小便排走的機會高,一般不需即時處理,建議每半年照X光作為保守性監察治療。鄒衍續指,「但有些特殊情況,即使腎石小於5mm並且沒有症狀都需要處理,例如飛機師,因為工作上關乎多人安全,若在飛行途中腎石出現症狀會非常危險,所以建議先行處理。此外,若在定期X光監察中發現腎石持續增大,也應盡快處理。」

② 5mm至1cm——或引起某程度的不適甚至痛楚,即使未有,將來也有相當機會引致發炎、痛楚、血尿等,故值得處理掉,可考慮體外衝擊波打碎腎石,再經小便排走。

③ 1cm至2cm——除了體外衝擊波碎石,也可考慮內窺鏡激光碎石,會採用較軟身的特製內窺鏡,以便在腎臟內迂迴前進,處理在較刁鑽位置的腎石。

④ 2cm以上——「以國際標準,2cm以上的腎石首先可考慮以X光或超聲波引導下進行穿刺手術,即在背部開一個指甲大的傷口,把手術儀器引進入腎臟碎石。這方法可大大增加成功率,但始終是穿刺手術,有非常小但存在的風險影響附近器官,所以一般只在體積大於2cm的腎石才考慮這方法。有些較複雜的情況,更可能需要同時進行內窺鏡與穿刺手術,分別由兩位醫生負責操作。」鄒衍表示。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