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6-26 04:30:26
日報

香港故宮舉行法國百年時尚展覽 飽覽400件服裝珠寶配飾珍品

分享: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法國百年時尚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法國百年時尚展覽

法國時裝向為潮流指標之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起舉行「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展出近400件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法國服裝、珠寶與配飾,是西九文化區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而推出的4個重要展覽之一,亦是亞洲首個全面展示法國該時期服飾收藏的大型展覽。

展覽按時間分為絢麗宮廷、理性與感性、傳統與創新、雍容華貴及美好年代5個單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稱,展出的近400件藏品展現法國服飾如何塑造身體形態和體現身分地位,講述法國服裝與珠寶演變的精彩故事,彰顯文化交流對法國時尚的影響。

Ad Block

展覽靈感源自十九世紀中期的一套玩偶,故宮博物館副研究員楊悅庭介紹,其中可供玩偶替換的衣服和配飾,是1860年代流行及優雅時裝的寫照,有罩衫、緊身胸衣、襯裙、長裙,又有披肩、手帕、手套等,成展覽全面地向觀眾呈現一整套內外衣物及飾物的靈感來源。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法國百年時尚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法國百年時尚展覽

十八世紀末的女性宮廷禮服分為外袍、半身裙及胸衣,楊悅庭指,當時婦女每次出席正式活動須穿上宮廷禮服時,先穿上半身裙及外袍,再縫上胸衣;在活動結束更衣時,要剪線拆下胸衣,才能脫下其他衣物。至於日常的宮廷服則較「簡單」,穿好半身裙,再穿著與胸衣二合為一外袍,而裙子與外袍只須扣上釦子便完成穿戴。

Ad Block

楊悅庭續指,今次展出胸衣貫穿展覽涵蓋時期的女士衣服,但功用不一,如十八世紀末的緊身胸衣旨在推高胸部,並令胸部以下身形變得平板,塑造出身體輪廓,但其後發展成,緊身胸衣旨在是用作束腰之用。

展覽亦展出當時法式男士禮服,部分十九世紀男士服飾更是首次在法國境外展出。她稱,展出的十八世紀法式男士禮服套裝分為外套、馬褲及背心,刺繡更比女士服式多,且帶有的藍色反光材料,在微光下閃閃生輝,確保能在燭光下突出自己;因自中世紀以來,每名法國公民都可參見法國皇帝,並要求佩戴寶劍入宮,故套裝也包括佩劍。

Ad Block

策展團隊的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時裝及紡織品部(十九世紀前館藏)首席研究員Denis Bruna及巴黎裝飾藝術博物中世紀及文藝復興珠寶研究員Mathieu Rousset-Perrier表示,展覽涵蓋靈感源自中國、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地的藏品,內容為中國觀眾特設,盼能帶出歐亞文化的交流。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