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6-19 04:31:54
日報

am專題|專訪空間數據辦事處總監陳宇俊 空間數據平台助編配義工受NGO歡迎 冀增收實時數據

分享:
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 總監 陳宇俊

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總監陳宇俊將空間數據共享平台比喻為數據的「超級市場」,供使用者選用數據「材料」。(董立華攝)

地理資訊數據利便生活,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總監陳宇俊在專訪中指,辦事處透過概念驗證,臚列服務對象的需要和時間與對應住所,提高編配義工效率,已引起社福機構濃厚興趣;辦事處亦運用空間數據辨認深水埗單位居住密度,找出疑似「劏房」,協助部門釐定派送物資優次。他表示,政府空間數據共享平台數據集今年底料可增至逾千個,下階段冀收集更多實時數據,可實時預警塞車等問題。

記者︰曾偉龍

空間數據辦事處 地理空間實驗室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至今年5月已收集到來自近60個部門的約860個數據集。圖為地理空間實驗室。(董立華攝)

空間數據是有地理位置資訊的數據,對發展智慧城市至關重要,政府2021年設立發展空間數據共享平台,整合政府部門和全港的空間數據,方便用家應用,平台入門網站於2022年底開放予公眾。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總監陳宇俊接受《am730》專訪時解釋,普羅大眾雖不知道「空間數據」字眼,但在搜索交通工具路線、餐廳和停車場資訊時,早已廣泛應用。

Ad Block

他將平台比喻為空間數據的「超級市場」,使用者可從中找到數據「材料」炮製不同功能「菜式」,所以辦事處需先處理好「材料」,包括為非空間數據標記地理位置,亦要統一數據規格,並確保數據清楚標示元數據,屬開放及機讀格式,以及容許數據可直接整合到其他應用程式。

陳宇俊指,平台至今年5月已收集到來自近60個部門的約860個數據集,遠超預計,除發展規劃數據外,亦收集到人口、環保等數據,「地圖上細區已有晒數據,否則只可以喺Excel上做分析,未必清楚知道小區係指邊幾座大廈」,並預料至今年底數據集可突破1,000個。

Ad Block

空間數據應用無遠弗屆,陳宇俊希望辦事處起示範作用,去年在起動九龍東的應用程式推出獲獎的「暢行助手」新功能,運用地政總署的三維道路行人網和數碼化地圖,為視障人士提供室內和室外無間斷語音導航,覆蓋港鐵觀塘線和九龍東個別商場。他稱,知悉有私人企業對項目感興趣,積極考慮推出類似功能。

配對效率大增 項目潛力巨大

辦事處亦運用數據和應用工具進行概念認證,陳宇俊說,社福機構現時配對區內義工和服務對象時,只能依賴表格配對,「缺點係唔知道附近有兩三家人有類似嘅需要同類似嘅(服務)時間,需要三個義工去做」,只要把服務對象的需要、服務時間等資料放進地圖,一目了然,「一個義工可以一次過帶去覆診」,配對效率大增,有多家社福機構已表示對項目感興趣。他說,項目潛力巨大,除可應用到送餐或派物資,甚至成為二手物資配對平台。

Ad Block

另一個概念認證是辦事處於疫情期間統計政府派發物資包進度,陳宇俊指,辦事處本欲推算派發日數,但從數據中發現部分大廈的派發量高於預期,「直覺就會諗係咪同劏房有關」,經過深水埗專員視察和分析,確定了居住密度較高的單位,日後專員派發空氣清新機時,亦有參考數據釐定派發優次。

陳宇俊形容,空間數據應用廣泛,現時只屬起步,未來希望擴闊官商民使用空間數據的生態圈,「單靠政府係唔得……超級市場做埋試食俾大家,希望大家返去再煮多啲」。他又希望,未來可以與政府部門和私人商討,收集更多實時數據,「愈來愈多實時數據,可以走向數字原生,大概可以實時知道城市發生甚麼事,可以做預警,令城市問題少啲發生,例如見到愈來愈塞車,可以提早呼籲司機轉行另一條路」。

Ad Block

他又透露,地政總署正開發的三維可視化地圖目前已開放予九龍東及九龍中,預料今年內可推至全港,涉全港1,250座建築物的三維室內地圖仍待各場地方授權,最快今年可以公開,「成品會好精緻,每個資訊扣連住大廈」。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